那時天地還是一團混氣,時久而生靈性。
靈滿而壯,壯則漲。
最終迸裂開來,上化為天,下化做地。
靈性自縊於天地間。
又過了不知多少歲月。
靈性凝結生出來個奇形怪狀的東西來,暫且稱之為道。
道揮則風來,呼則雨去,鳴而雷至。。。。。。
暢遊翱於天地間,無所去處,隻知從前卻也不曉未來。
道常觀玄天之無極,覽大地之方圓,察晝夜之更替,不覺竟思索起來。
這天這地,既生我來,那我是誰?
該往何處去?又從何處而來?
為何這天地間單單隻一個我存在?
我閑時與誰同玩,困時伴誰同眠?
靜思良久,沒有結果。
到了這日,又不知過了多久時間。
忽眼前明光一閃,頓時心生一計,我一個人苦思不得,何不幻化出許多如我般的假身來,時間一久他們自會有結果來,我隻需待勞未嚐不可。
於是便幻化出了無數多個假身不說。
不多久,這些個假身各自心思,又幻化出許多千其百怪的東西來。
初看來,無它。仔細觀察卻覺甚妙。
隻不過這些個假身並不安寧,你奪我的我搶你的。
不要談自己遊玩了。
最後那些假身直把天地弄了個亂七八糟,才算完結。
於是又道隻好修補天地,去除假身的靈法後,又再生出那些個千奇百怪的東西來。
從此萬物才和諧相處。
這些個千千萬樣,皆係天地之精華,蘊含宇宙之至理。萬樣間相生相克,變幻無常。
其中隻有假身臨於萬樣之上,區別於這些個千千萬樣的是假身懂得思考,進而驅吉避凶,思謀前後,主宰萬樣。
不久,這萬樣事物靈性耗盡,就將消亡,道隻好作靈氣漫於天地間。遵生克循環至理,展天地恒久綿長,靈性到處,滋養萬物。不在話下!
後來道自歎:我原隻是研究來去,玩乎天地。不曾想卻成就了如此煙華大地。來來去去真如是人事天命了。
又不知過了多少年數,這些年裏假身之間還是不得安寧,戰爭不斷。
此為道之物亦補天造物數萬餘次。
這時那些假身已經演變作人,那些千千萬樣因承載靈力之法各異已經演變作各種動物、草木等萬物。
天地上下劃分為三界,這些人、動物、草木居最下劃六道,往複輪回。
到了這時,道方才隱約明白了自己本來為誰,從何處來,當歸何處去。
加上又閱曆過萬世萬物生演變化,悟徹萬物之間的微妙法理,遂將一重天打通至三十六重天。
每一重天都包含無盡變化,萬般玄通,隻為世間悟大道者分居其中。
道自居於三十三重天之三清境玉京殿。
自號曰:霧潤道人。霧潤者,自思悟間卻生萬物,又有靈霧潤萬物後惶成大道,是霧潤道人。
這日,霧潤道人忽察得宇宙間陽氣沉浮而陰氣漸盛,是末世毀滅之始兆。
陰陽來往、否泰熙攘本就是天地大道。
霧潤道人心知此理,麵對毀滅自然不惱。
但心內任作三想:
一是,悲憐世間眾生萬物,有心要下世渡化眾生。
二是,塵世道淺,不解凡人為何總癡戀其中,心願下凡探查一番!
三是,身涉塵世心悟天道,隻願保得真身再創萬物。
遂取世間萬妙至理為材,以博愛廣仁之心為念,以繁花之香、群獸之聲、日月之精為引,又取人之愛、恨、貪、妒、怨、惱、癡、哀、樂、喜、悲等之情作無根之火,以己身體為爐,再用先天混氣作靈。
本想煉一長生之丹成一長生之人下世熱鬧一番,不想才煉煆一百四十四年,體內情妄仁薄,幻氣入魔。
丹未煉成身卻無息,墜入凡間。
最後隻保得殘神存於玉京殿養將。
話說那長生瑕丹,落入塵世後,日放七色彩光,夜吐幽涼之香。
又不知過了幾劫幾世。
有一道一僧,這道士號曰蘆泉真人,這僧法號為圭舍。(二人名取權奴色鬼之意,自也評不出是雅是俗了)
二人同行涉訪名山大川以求長生之法。
這日經過清源山龍盤峰下一處空地時,忽覺神氣輕爽,大感自在。
恰四麵群山環抱又有群霧層綿,向山凹來背山拔。八方靈氣皆彙聚此來,確是個寶貝地方無疑了。
二人相望一眼,都是明白此處是悟法修行的絕佳寶地。
那道人正欲擺弄姿勢吸收靈氣助練道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