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3.39 《阿爾諾芬尼夫婦像》(1 / 2)

清晨,闕空獨自一人在房中,端看著新形態的四不像古鏡。

這一次是麵銅框凸麵壁鏡。

因何說是壁鏡?因為鏡子背部沒有任何裝飾花紋,是個毫無修飾的平麵,裝飾花紋都刻在鏡子正麵的外框。

外框是十個朵狀方形,每個方形裏有一個圓圈,圈內畫有一幀畫麵,內容大概是基督蒙難,死而複生的過程。為何說“大概”?因為畫麵有些模糊,按照當時的工藝水平,不應該模糊到隻看出個大概的人形。之所以能判斷出繪畫內容,多虧了當時程式化的製像習慣,從人物剪影和動作就已經能大略猜出這個圖形的母題和所要表達的內容。

“那東西”被消滅的第二天,薩恩照例將這麵鏡子拿去分析,發現銅框竟是塊天外隕鐵,至於年代卻不能確認。從銅鏡材料上來看,下一站穿越之旅的地點無法預測。

至於這次的“時空之門”,闕空從鏡子的外形倒還算是有些思路。

“這一次的形態……很像《阿爾諾芬尼夫婦像》正中央那麵鏡子。”闕空自言自語道。

《阿爾諾芬尼夫婦像》是尼德蘭畫家揚·凡·艾克的著名畫作。

這幅畫之所以著名,原因有三。一來,凡·艾克兄弟為油畫做了很大貢獻,改進和完善了油畫這種表現媒介。

油畫,顧名思義是用油調和與溶解顏料,而不是雞蛋蛋膠。比起蛋彩畫,油畫最主要的優點是色彩在畫布上幹得慢,適合多次修改和細部刻畫,未幹的顏料在畫布上漸變融合,形成更為細膩逼真的畫麵效果,延續了尼德蘭自中世紀以來的細密畫傳統。所以這幅畫裏的物品和細節都被細致描繪,無論是小狗的毛發,還是男子草帽的編織紋理都被事無巨細地描繪在畫布上。

再來,是這幅畫裏的內容頗具爭議。畫麵中男子牽著女子的手。男子身穿黑色鬆貂長袍,外披紫色天鵝絨,頭戴草編平頂帽;女子穿著一席毛皮鑲飾的綠羊毛長裙,頭上戴著白色亞麻頭巾。比較古怪的是她高高隆起的腹部。

有人猜測這是一幅慶祝阿爾諾芬尼夫人懷孕的畫像,但更多的人認為這是一幅結婚相。因為畫麵上擺放了許多帶有結婚寓意的物品,比如象征忠誠的小狗,譬喻純潔家庭生活的拖鞋。至於女子的大腹便便,在那個時代是一種流行裝束。文藝複興的女性不喜歡腹肌和人魚線,她們甚至會在肚皮外刻意塞點東西;不這麼做,好像還不好意思出門見人。

然而這幅畫最為人稱道的還有第三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畫麵正中央的那麵鏡子。尼德蘭畫家們喜歡用鏡子擴充自己畫麵的空間。比如昆汀·馬西斯的《銀錢兌換商夫婦》,隻要你翻過文藝複興的相關書籍,必定見過這幅畫。畫麵中,商人利用一麵凸鏡觀看來客,以防在自己轉身或者背對客人的時候遭遇偷竊和不測。

而在凡·艾克的這幅畫裏,同樣利用了鏡子的映射作用拓展了表現空間。

鏡中除了阿爾諾芬尼夫婦的後背,還有站在他們對麵的人。鏡子上方用富有裝飾性的字體還寫了一句話:“揚·凡·艾克在此”,也就是說鏡子中麵對這對夫婦的人應該就是畫家揚·凡·艾克本人。

闕空曾在凡爾賽宮裏,跟法國皇後聊起委拉斯凱茲的《宮娥》,那幅名畫被稱為西班牙的《蒙娜麗莎》,而畫中同樣出現過運用鏡子擴張空間的手法。有人猜測,是受到《阿爾諾芬尼夫婦》的啟發,因為按照史料記載,這幅畫在後來流落到了西班牙,成為了西班牙皇室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