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 小官李恒(2 / 2)

每次喊完升朝之後,啟奏都是有規定的,並不是誰想說話就能說話,大小尊卑就如同站列的排數一樣,誰站前麵誰先說話,你要敢插嘴,當然可以了。

咱們朝會之後,皇城外小樹林見,可不把你牙打掉咯。

這事兒朝中的老家夥熙培公可就做過,有一次便是禦史大夫蔡玉插了他的嘴,好家夥,一頓記仇。

當時沒說什麼,下了朝會,謝培公糾集了兩個尚書,三個侍郎,就在皇城外的小樹林,把蔡玉給痛打了一頓,老家夥用力最大最狠。

這事兒傳到皇帝耳朵裏去了,但是,皇帝開懷大笑,笑的像個孩子一樣。

其啟奏的順序是這樣的,政事堂先奏,接著是六部,然後才是各司、寺、府、院、監,最後才是承天殿外的四品下百官了。

當然,一年到頭來少有四品下的小官們報奏事情,一般不都呈報給主官了,要不便是要彈劾某某官員,才會再大朝會上直接上奏。

不過,便就有這事兒了。

今天大朝會上,今年的榜眼——進士科第二名的李恒,便搞出了一個大新聞來。

“臣翰林院李恒!有事起奏!”正當大家都以為朝會要散了的時候,站在承天殿外的李恒,這時突然一聲大喊,嚇得旁邊的官員一跳。

一旁的宦官也是嚇一跳,拍拍胸脯隨後朝著前方的承天殿喊道:“翰林院應奉李恒,有事起奏。”

“翰林院學士李恒,有事起奏。”這一聲聲的宦官聲音往前傳去,原本承天殿中的黃紫公卿們都準備散了,卻聽這麼一聲,氣了。

你一個應奉的七品小官,能有什麼事兒?

但不久卻得到承天殿內的傳喚,最先便是執筆大太監喊著準奏,然後一聲傳著一聲,還沒傳到李恒身邊的太監這兒來,李恒便疾步往前走去。

他身邊的太監一聲冷哼,這廝,不懂禮貌!遲早要被貶了官去。

但李恒怎麼知道?他急於上奏自己認為最緊急的事情,哪會理會別的什麼。

李恒快步走上承天殿,入了殿第一步便跪下了,這點兒規矩他還是記得的,不然還沒上奏就要被一旁的禁軍給趕出去了,這就得不償失了。

他跪下喊道:“臣翰林院應奉李恒,有事起奏。”

禦案之後,皇帝親自說道:“準奏,李愛卿有什麼事,盡管說吧。”

說實話,新皇帝對於這個今年的進士科第二名的李恒,還是有些上眼的,長得端正,也有些學識,唯一的缺點便是字跡太醜,皇帝都有點看不下去了。

李恒卻說道:“臣要彈劾太史令熙培公!”

此言一出,滿堂驚慌,一個七品的翰林院應奉,也要彈劾當今一品的堂堂大員太史令?

這是吃了什麼膽子才會有如此的雄心壯誌?必然是有其證據所在!

皇帝一聽,樂了,這是什麼好戲碼?隨即看了一眼站在第二排老神在在的熙培公,想了想沒想通這是什麼,但又不好笑出聲來,於是皇帝憋著笑,正經的說道:“李愛卿要彈劾熙培公什麼,你盡管說出來吧,朕酌情考慮。”

李恒看了一眼站在第二排的熙培公背影,那一身紫袍官服尤為刺眼,若不是自己偶然的發現,以及幾個月的調查,都不會知道這位當朝首輔,竟然有那麼多的肮髒事跡!

他說道:“臣啟奏,太史令貪汙枉法,每年的科舉考試,太史令都要從中貪墨銀子!每一名考生,太史令熙培公都要貪墨一兩銀子!”此言一出,再次滿堂驚慌。

直呼太史令的名字,這十年來,也隻有皇帝這麼喊,這新官李恒,竟然有如此大的膽子?

還未完,“臣再啟奏,據臣所知,京城中每有一家米店開業,太史令便要從中抽取一百兩銀子,每有一家酒樓開業,太史令便要從中抽取二百兩銀子!”

這廝的話,簡直是沒完沒了了,這承天殿內的一個個的官員,多少知道一點,但敢說出來,還敢這麼明目張膽,每個數據都爆出來的,隻有他李恒一人。

“臣三啟奏!不僅京城中的米店酒樓,即使是青樓,太史令也要從中貪墨!”

天啊,這李恒,為官才多久,竟然能調查到太史令背後這麼多的事?

這些事情,是真是假,有多少真,有多少假?

其中有些官員對這個原本知道一些,但也就僅限於知道表麵的,如李恒這般了解這麼多的,還能有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