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一把千斤(1)(1 / 2)

飯菜撤下,換上茶盞,兩張桌子一並,郭維翰開始正式介紹袁鏡儀,並請他講述自己的打算。

袁鏡儀就給眾人描述了一番那巨秤的形狀,就是設置一個井欄,將一條木梁橫掛其中,一頭掛分量,一頭下把位。聽後眾人大為吃驚,就是金芝貴都驚歎地說:“這要掛起兩道鏈子,那就是破城門用的衝車了?嗬,這才是真正的千斤閘勢。”

郭維翰是與戴問雄、李老農一起在豫南打天下的,深知形意拳演變之理,但聽了以後他卻有些擔心。早先有個傳言,孟振嶺求學時,劉奇蘭正在提升境界的階段,開始並不收他。孟振嶺不明道理,便一味模仿,而後也誤打誤撞成就了名聲。多年之後遇見郭雲深,這才知道,自己練上了一身毛病,想改都改不掉了。劉奇蘭感於他行俠仗義,就傳了一個劈拳給他糾正身架。據說孟振嶺成年累月,隻練一個劈拳,後來劈拳最純,號稱一個劈拳一千斤。過去隻當這是傳聞,沒想到還真有其事。

“鏡儀,這個怎麼算是打開了呢?”

“這物件必須一把成功,圖得一個‘一把定乾坤’的開門紅,一把沒開生麵,力道反震回來,躲晚了身子就廢了,再想打第二把都夠嗆。掛石砣的鏈子較鬆脫,一把蓋上勁那秤杆會猛然掀起,嘩啦一翻就脫出來了,餘下那木幹就好對付了。這一把打得是恨天無把。

“如果一把沒顫起來,就得走白虎搜山了。在腳下先設一掛磨盤,分量越重越好。劈拳一把下去時,先以周身沉墜勁撼動橫梁,但凡橫梁一降就用劈拳按住,同時將前腳一步趟入,用磨盤的分量將身子拽住。這一把打得是恨地無環。

“平日裏猴形縮身練得到位,勾住一千斤的分量不是問題。如果實在不行,就在瞬間墜肘撒手,趁橫木落起之間補上一把虎撲,將橫木晃起撞出,條石在離地狀態下受力翻出。這一把打得是翻弓斷弦。”

孫青銅聽了也有些擔心。“那木梁無論是支起來還是掛起來,稍一晃動就出偏,就算你有千斤之力,若是一把打不正,一把絕勁之下怕會傷及自身。”

袁鏡儀也明白,這個對身架要求極嚴,即便一把打出了震驚四方的勁力,但隨後身子稱不住,也會因為反震崩抻而筋膜撕裂。但是一把蓋響,就可以避免很麻煩,且能贏得各地好漢的尊重。

金芝貴、龐秋實等人都想見識見識這千斤之力,袁承興、郭維翰幾個又非常擔心袁鏡儀。郭維翰道:“鏡儀你得考慮好了,此舉非同小可,稍有不慎便會廢了你多年的武功。一旦毀了身子,往後再要補救都難了。如果你非要一試,咱再琢磨幾個不擔風險的法子如何?”

朱光第在另一桌也聽得清晰,眯縫著眼,如同猛獸窺伺一般盯著袁鏡儀,生怕他突然改口似的。最後還是沒忍住,道:“實在不行,就等你師父回來。”

袁鏡儀道:“不須要。”

實際在表演上確實是可以玩一些障眼法的,合以真功就可以出來以假亂真而又錦上添花的效果。因為是三條條石,但隻有底下一條是用板鉤掛住的,而且那吊索不在正中,是偏後的,這樣一把打起來後,有那鉤掛著,必然得將石砣給掛起來,若一把不成,隻打了個掀起,有這鉤掛著便不會讓石砣散亂。這樣有了個試手的餘地。而一旦將石砣打離地麵,隻要過了那個角度,給那鉤子一提,三塊石頭就會偏沉翻提,頭兩塊會提早滑出去,餘下分量就隻是最後一塊了。這時一把合上勁,繩索一晃,底下那板鉤便能將三塊石頭相互疊推地給翻起來。將這千斤重量的變化通過一條木幹感覺到,這也是真功夫了。而那一千斤的分量壓著,如果這一拳不是爆發而出,單憑二百斤不到的身體去壓,那是無論如何也壓不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