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烽火燎原 白府舊事(1 / 2)

武周垂拱元年八月,唐睿宗李旦三子李隆基於東都洛陽降生,其性英明果敢、其表軒昂器宇,亦通音律擅舞袖,初封楚王,後改封臨淄王。

李隆基自幼身世浮沉,盡嚐人世百態,自不用說,其心性、智謀當遠超常人。他苦心經營,靜默蟄伏,以伺時機,終於先天元年,於長安太極宮登基稱帝。

登基為帝後的李隆基,勵精圖治、選賢舉能、撥亂反正、整頓朝綱。泱泱大唐,國力雄厚,物產豐盈,君臣一心,史稱“開元盛世”。

杜甫曾詩雲:

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

九州道路無豺虎,遠行不勞吉日出。

齊紈魯縞車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唐玄宗李隆基末年,寵信奸佞、疏於朝政,情迷貴妃,一個一點點建立起來的承平盛世危機漸顯,而當時的大唐王朝,仍以天朝上國自居,而富麗堂皇的華裳下卻早已暗流湧動,岌岌可危。

終於,天寶十四年,以安祿山、史思明為首的叛軍以“憂國之思”,奉聖上密詔,清剿楊國忠為名於範陽起兵,史稱安史之亂。

這場千年浩劫,盡管最終以唐軍勝利告終,但曆經大戰的大唐,早已不是那個威名遠播、萬國朝貢的泱泱大國,此時的大唐千瘡百孔,百廢待興……

“安史之亂”後的大唐王朝苟延殘喘,處於風雨飄搖之中,試圖漸漸恢複。不久,這個傷疤漸漸愈合好轉的大國,似乎漸漸淡忘了曆史的教訓,又開始了歌舞升平、奢靡淫樂的生活。

而其中一些顯赫世家憑借雄厚的財力,很快再度崛起,其中就有白家。

白家,偏居西南一帶,世稱白家家財萬貫,富可敵國,養有數萬家兵精銳,其勇不遜禁軍。白遠誌,白家當家人,曾任劍南西川節度使,為人精明,行事謹慎,賞罰分明,深受西南一帶百姓擁戴。白遠誌娶有一妻一妾,大夫人黃芩原是京都大族黃家千金,自幼常聽家中胞兄講述沙場點兵、領兵布陣的故事,漸而對白遠誌暗生情愫,不能自已。

黃岑胞兄黃柏乃白遠誌麾下副帥,二人自比伯牙子期,交情不淺,再加上白黃兩家是世交,黃柏時常打趣白遠誌,要將胞妹許配與他。白遠誌自知是玩笑話,便也就一直隻是笑笑以作回應罷了。

誰知,二十年前在一次抵禦外敵的大戰中,白遠誌和黃柏所帶領的數萬精兵突遭埋伏,損失慘重,倘若再無應敵之策,定會全軍覆滅,葬身沙場。就在這生死存亡之際,黃柏向白遠誌獻計。

“方才我已言明,此次外敵來犯,多半是為報複。那麼報複什麼?將士當是為雪恥,為戰友,為國為家。而異族將領,恐怕昔日被我軍大敗後,顏麵盡失,現下來犯,與其說是為國為家,不如說是為自己,比起大破我方大軍,這幾位異族將領更想要的,是白兄你的項上人頭”,黃柏分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