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1 / 2)

同安堂即以選定徒弟,一幹人無不歡欣鼓舞,拍手稱快。先生自不必說,緊鎖的眉毛舒展開了,臉上的笑容多了,腳步輕盈了,就連睡覺都比往日踏實許多。

阿婆、管家和眾夥計想,他們賴以生存的這棵“大樹”長出了新芽,同安堂“枝繁葉茂”,大樹底下好乘涼,他們可以繼續過衣食無憂的日子了。

轉眼已是仲春時節,春色無處不在。同安堂被春光包圍著,前堂後宅春意融融,一幹人享受這大好春光,無不心生期許。

同安堂依舊顧客盈門,時而熱鬧,時而沉寂。南來北往的過客,走過同安堂,被這祥和安樂的氣氛所吸引,往往投下羨慕的一瞥。

阿柳連日來好夢連連,心情好的不得了。—— 日有所思夜有所夢,他要把做人上人的幻想堅持到底。

清晨請來,他儼然就是同安堂的主宰了。好心情刺激人的欲望,他重新燃起對阿琬的情愛之火。

一日晚飯後,忙過一天的先生把阿柳叫到跟前,對他說:“櫃上藥品不多了,成藥還夠用些時日,草藥已告罄,藥材加工這幾日就要停工待料。如不及時進貨,恐怕影響日後經營。我想叫你外出辦一次貨。”

阿柳問道:“是和管家一道去嗎?”—— 往年辦貨都是阿柳和管家結伴而去的。

先生道:“不,你獨自去。今年不比往年,鋪子上事情多,管家若去,同安堂怕無人視事;再者,我想鍛煉鍛煉你,今後同安堂一應大小事務,就全靠你了。往年你與管家一同辦貨,路數都通。此番你獨自去,想必也不會有大問題。”阿柳聽罷,欣然領命。

原來,同安堂一年要辦兩次貨;辦貨有兩個去處,一個向西,一個往北。向西的在安徽蒙城地界,那裏有個百年藥市,藥品材質優良,價格合理,最是蘇南醫家首選。不過最近幾年,蘇中地界的萬安藥市紅火起來,其品質藥效及價格更合先生意。畢竟是本省,路途比安徽近了許多,一個往還隻需一旬,比去安徽省一半的時間還多。

先生找來管家,對他說:“你去準備彙票,待一切就緒送阿柳去辦貨。”

管家去了,片刻折返,對先生說:“我問過阿嬌,她說最近櫃上流動資金斷檔,不夠辦貨的。我看不如給藥行掌櫃寫封信,請求藥行賒貨給我們。---- 藥行掌櫃認得阿柳,有先生的親筆信,藥行會同意賒銷給我們的。”

先生聽罷,麵露難色,道:“阿柳初次辦貨就賒購,我怕藥行不認可,於他影響不好;今後阿柳要與藥行建立長期合作關係,需給對方留個好印象才是。辦貨需要多少錢?”先生最後問。管家答:“總得兩萬現洋。”先生沉思片刻,道:“那就去錢莊拆借,按時下利率按日付息,等周轉過來立即還錢。”

管家領命而去,約一頓飯的工夫,返回複命道:“已與錢莊簽下字據,明日去取彙票即可。”

先生問:“是哪家錢莊?用的是哪家擔保?”

管家回道:“是銀豐錢莊。蔣掌櫃看重我們的信譽,說無需擔保,簽個字據即可。”

先生聽罷,深感各方對同安堂的這份信任彌足珍貴。

管家有一事不明,問詢先生道:“往年這個時候 —— 春暖花開,梅雨尚未來臨,正是您外出采藥的時候,而購藥則在秋後,先生為何今年不提采藥之事呢?”

先生解釋道:“今年的藥品用度大,不等秋後就已告罄,采藥隻占全年用度的一小部分,不足以應付全年用量;再者說今年事務多,拖累不開,恐怕沒有采藥時間了。—— 當務之急是要盡快讓阿柳入行,幫助他完成發蒙。我需編寫講義,抽空給阿柳上課。”聽罷先生一番話,管家方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