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上召大將軍回京。”隨著這道聖旨,大將軍豐之儀離開巍峨邊關飛馬馳離了草原。跟隨在他身邊的是一位雄健的青年人。背帶雕弓,腰懸寶劍。他氣宇軒昂又不失沉穩。大將軍問他:“鶴年,到了京城你有什麼打算?”青年人道:“繼續種地,挺好的。”大將軍笑道:“我已把你的功勞寫好了,回京麵呈皇上。希望聖上封你官爵。”青年人淡淡一笑說:“隨大將軍的意吧,我無所謂。”大將軍說:“你不要總是這樣,你一身武功應該為國多多效力才對。”他們一行人日夜兼程來到久別的京都,見這裏依舊樓台如織車馬如龍,樂歌飄揚,大將軍來不及休息就入朝覲見皇上去了。
端坐在龍椅上的是位少年天子,他雖年少但端嚴威儀,目光敏兒不厲,麵帶微笑高貴無比。他對大將軍說道:“大將軍克敵製勝,有安邦定國之功,真是國之棟梁,朕封你為護國公。”大將軍謝恩後,皇上又道:“傳侍衛辛鶴年。”和將軍一起來的青年人大步進了殿,施禮完畢,皇上見他英姿不凡說道:“辛鶴年軍功卓著,封中郎將。”
寒冬時分巴蜀地區雖也有幾分寒涼但青翠之色還是隨處可見。在一處青山上座落著一片氣勢宏闊的宮殿,高樓飛閣宛在雲霄。宮殿內有一處幽致的小院,竹石剪鑿清泉索池,在萬葉齋裏一位四十歲上下,穿件素衣朱秀腰係赤玉寶帶的男子正在寫書法,不過他心思似乎不完全在這裏,他寫了幾個字有擱了筆,在屋裏走來走去。眉宇間似有心事。這時有家人快步走來,進門施禮稟報說︰“回稟王爺,李勝恩,李少俠回來了,正在光明宮等王爺。”川都王聽到這消息,精神一振。也來不及換裝,就急切的去見李勝恩了。光明宮的承香殿裏座著位二十來歲神形瀟灑鍵朗的少年,他正在喝茶。川都王大步邁了進來,少年起身行禮回稟說:“在下已將兩萬匹軍馬買來了,特向王爺複命。”川都王欣喜之情溢於言表,拉住李勝恩的手道:“勝恩,你真是奇人,朝庭是不讓小王買這麼多馬匹的,快說你是怎麼辦到的。”李勝恩一笑說:“沒有什麼,不過是我曾經遊曆山水之時知道一些險避之徑,這次我先帶些人馬扮成運貨的商人,將這些險徑修整了一下,讓後麵大隊人馬順利通過。”川都王哈哈大笑,說:“本王有了勝恩真如魚得水;晚上本王要擺宴為少俠慶功。”
晚上川都王在瓊林殿裏大擺酒宴,滿殿賓客盡躡珠履席間觥籌交錯,眾人高談闊論。川都王將李勝恩安排在身邊,川都王一邊飲酒一邊聽人們戲說當今朝廷趣聞,有人正說:“當今皇上年幼隻知遊獵為樂,他讓大將軍和老丞相比打獵。皇上暗中幫著丞相贏了大將軍,又嘲笑大將軍。大家哈哈大笑。又有人說:“皇上疑心太重,大將軍守邊,手握雄兵皇上不放心,把他調回京師,任個閑職。”川都王微笑著聽著,不時敬大家一杯酒。特別是對李勝恩,禮敬有佳。
有一位武生打扮的年輕人顯然心中不痛快,他一口喝完一杯酒站起來說:“勝恩兄買來了軍馬王爺說你立了大功,給你慶功,你就當真居功自熬了啊,可是你也不想想你買這些馬匹,花掉了多少錢,就真是隻用來買馬了嗎?”李勝恩淡淡一笑說:“我拿了多少是和王爺說好的,我辦事在明處,從不暗中拿錢。你要知道在險徑上鋪條路有多難,要不是花了大價錢找了眾多高手怎麼修的了。”公孫宏嘲笑道:“話誰不會說,”李勝恩說:“那你去我家搜好了。”川都王把臉一沉道:“公孫宏你幹什麼?勝恩是什麼人我清楚,你在無理取鬧就出去!”公孫宏憤憤的坐下。川都王又對李勝恩道:“公孫宏性格就這樣,你不要介意他。”李勝恩道:“公孫兄快人快語,我一點也不介意,王爺信的過我就好。”川都王笑道:“快別說了,喝酒。”
這時歌舞上來了,十幾位窈窕佳人袖雪紛紛十分賞目,隻是他們都蒙麵紗看不到美醜。讓人有點遺憾有人小聲議論道:“今天跳舞怎麼還戴起麵紗了呢?”川都王也有點好奇,他看著看著突然覺得有個舞女有點熟,他疑惑的打量著那個舞女你,見她身材個頭,一雙眼睛,都很眼熟心下道:“有點像靈兒。”這個舞女一邊跳舞一邊暗暗打量這滿殿的人,她看有些人大吃大喝有些俗氣,有些人相互勸酒互相吹捧又很庸俗,有些人神情倨傲自以為是。她心下不以為然。舞女的隊形在移動變化著成了一支展翅的鳳鳥,一個舞女從袖中取出一支蕭輕輕吹起,這嘯聲十分委婉回轉讓人心神一蕩,李勝恩本就喜愛琴簫,聽到這嘯聲不禁想:“這是什麼曲子,我竟從未聽過,是這般動人,低而不絕,緩而不滯千回白轉讓人似登深山之境。”他一邊聽一邊盡力墨記著曲子。吹簫的舞女也看見了李勝恩,見他疑神細聽曲子,神情於這裏人相比,有一份淡雅清和之氣,還有種端正在裏邊,舞女想:“這人還順眼。”此時川都王心裏奇怪:“這個吹簫的舞女為何這麼像靈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