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1.該死的執著(1 / 2)

剛來的幾天,表哥有些煩躁。不是對新環境不適應,而是覺得這裏的情況與他心中所想的差遠了。學校裏的環境比初中時要好多了,至少打飯時不用掙著擠著,飯菜足夠,不擔心挨餓。

但是對這裏的同學有些失望和反感。正所謂物以類聚,什麼樣質量的學校招收什麼樣的學生。在他眼中,這裏高中的學生都是歪瓜裂棗,他不放在心上。不過,與他同班的倒有兩個是以前初中的同班同學,讓曾經有個自豪的他有些尷尬,掛不住臉麵。

剛來的一個星期是軍訓。內向表哥沉默寡言,少與人搭話。他曾因不配合班裏的某一同學,讓這同學對他有些看不順眼,不給表哥好臉色,還叫表哥叫“木頭”。

這同學是當地人,不修邊幅,有些蠻橫囂張,語言有些粗俗。對於這些歪瓜裂棗,表哥心中早就不解了。對於表哥的不理不采,“不解風情”,這同學有些氣惱,把表哥劃入了不受歡迎的人列中。在以後的高中時期,這位因為常愛胡言亂語,誇誇其談,獲得叫“大炮”的綽號。

也許這事的刺激讓表哥對這裏失望透了,才第一個星期,他就坐不住了。覺得自己是相當優秀,來這裏是虎落平陽,簡直浪費自己的時間。

自己應該去更好點的學校就讀,這裏不適合自己。他小叔如今高升,到了縣裏工作。他曾經說過,如裏表哥想來這裏二高讀的話,他可以辦得到。

一想到這,表哥就決定了,回家跟父親說去,希望能去二高就讀。第一個禮拜天他就騎車回家,他一路騎一路思索著,要怎麼跟父親開口。父親的威嚴讓他些顧忌,他本就不善交談,對長輩有些笨拙的口吃。

路上下了場中雨,他找了個地方躲雨。心裏有些在爭鬥著,要不要回去,回去後該怎麼父親說。雨停他還沒有個結論,他依然騎車往家趕。

才走了幾百米,他又退走回來。一想到這個學校的情況,他又昂起頭調轉車頭往家裏騎。可又走了幾百米,想起如何跟父親訴說,他又沒有勇氣和信心去麵對。如此折騰好幾回,發現時間已經快中午了,回家去的話,時間可能不夠了。找了這樣的一個理由,他歎了口氣往學校騎回。

他一直都沒放棄要去更好點學校讀書的想法。學校的老師教學水平讓他更是堅定了這個想法。他原以老師上課會教與課文相關連的一些知識,哪知道老師都是照本宣科,把書本的課文一字不漏地讀了出來,並解說出來。課文的知識,表哥早就了然於胸,所以覺得這樣的上課很沒意思。

看來老師的教學方法還沒有他的那麼先進,所以他又個自學起來,老師講的他沒放在心上,自個照著書本學習起來。

他又沿襲著初三時的老習慣。

他心裏有了些更幹脆的想法,他覺得以他的優秀,應該去縣裏重點中學。於是他每兩天就寫封信給縣重點中學的校長,希望能到那裏就讀。同時他又想如果入不了好學校,能不能回家自學,但他又怕不能高考,所以又寫信給縣裏的教育局,希望能夠知道答案。

一個月後,小叔來學校找他,第一次跟小叔握手,小叔很給力。他給表哥帶來消息,縣重點高中進不了,隻能進縣二高,願意的話現在可以轉去,到時住在他家裏。

表哥有些失望。雖然能去二高,那裏消費高些,住小叔家雖能減少點開支,但寄人籬下,堂姐們的一些眼光看色,他卻是不想去的。所以最後決定還是留在這裏讀吧。

一個月後回家,父親有些慍怒。原來縣裏教育局回信被父母拆開看了,知道表哥又要重踏舊路,對其有所失望,對表哥明言道,如果你想回家自學,那就不要再去讀書了。

表哥很傷心,對於自尊心很強的他自然有懺怒,覺得自己不被尊重,從這事起,父子間的關係也就開始有些裂縫。

表哥又回了學校讀書,因為他還想要考大學。雖然不能在家自學,那在學校自學好了,憑自己先進的學習方法,將來一定能考個好成績。為了提高智力聰明,表哥又學了另一門記憶法,這記憶法需要通過練習瑜伽來提升。因為這個原因,當時表哥獲得一個綽號,“氣功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