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006(1 / 2)

第六章四象

在紫紗女子手中玉玦迸出白光的同時,麵前高聳入雲霄的天龍巨峰頂,隱隱傳來一聲微渺的龍吟。

“至於騰龍會的地點,”女子眼神向著西方極目望去,“霜城。”

與此同時。

霜城高聳入雲巔的天引峰頂,微雨瑟瑟。

霜城中有一個傳言,據說,霜城之所以能夠成為東域的十大封城,是因為天引峰之頂,有一顆巨大的靈榕。而靈榕樹上,就是當今東域七大隱宗之一,冠月林所位之處。

天引峰下無霜城,天引峰上玉樹臨。

天引峰巔,雲吞霧繞中,真的有一顆通天的靈榕。

此刻,靈榕的一條樹臂上,正盤膝坐著一個美婦,她斜柳的眉梢此刻微皺,然後又輕輕舒展。

她潔白的玉手上,此刻,正握著一枚盈光的玉玦。

視線再往西走十萬裏,無名青山。

青山上有一個破爛的寺廟,寺廟裏住著個大肚子和尚,每天沿山的村民經過時,都看見他一個人坐在廟前傻笑。好心的村民過些天便給他接濟些食物,他便隻是對著村民笑,連句‘阿彌陀佛’也沒聽他說過。

今天給他送食物的王大柱有些奇怪,這笑麵和尚出奇今天竟沒有笑,隻是低頭看著手裏的一塊玉,在微雨中靜默著。

“笑臉和尚,這些紅薯,我給你擱這兒咧!”隨後他下山了。在山腰上,他忽然聽見山頂爆發出極為刺耳的狂笑。

北上,七萬裏,有一座連雲棧。

連雲棧周圍盡是絕壁懸崖,一座客棧,就孤零零立在峰崖,上不連雲,下不著地。

連雲棧裏有一個儒生,在這裏授課。

儒生叫唐詩。他隻有一個十一二歲的學生,天天跟著他對著絕壁唱歌。他的學生就叫宋慈。

這一天,唐詩跟宋慈說:“徒弟,今天我們不唱歌。”

“那我們就寫詩。”

“也不寫詩。”

“那就去采果子。”

“也不。”

宋慈奇怪地看了唐詩一眼。

“石頭亮了。”唐詩說,邊舉了舉他手中的玉。

“哦?”宋慈連忙跑到棧外的一塊石頭上,打碎,從中取出一塊一模一樣的玉。玉上有一條勢飛的騰龍。此刻,騰龍玉正閃耀著潤澤的柔光。

唐詩看著他笑了,“這麼好的東西,放石頭裏不怕被偷了?”

宋慈很無所謂的搖了搖頭,“偷了,就算了。”

“那好,東西既然還在,一起出去走走唄,這麼好的天氣。”說著,他看著酥雨中靜默的群峰。

“還是各走各的比較好。我先辭了。”說罷,他對著唐詩作揖,然後隻身轉頭,走了。

於是師徒就分道揚鑣了。

同樣是一場微雨,一個小小的村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