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曰:吾存一尊佛,卻非金石琢。
雖乃寶魁國,不曾被人奪。
六根清淨軀,皆空四大碩。
你道我言錯,熙怡心中坐。
卻說那又一顆寶丹,往了北去,那丹性情卻異於別丹,隻願尋個清幽之地,潛心修行,修得正果。但見北方人煙罕跡,山清水秀,便欲往那清淨處投胎。那寶丹一個疾馳飛將下去,到了一寂靜山林。卻知那林橫屍遍野,獸禽叢生,不像個好去處。原來那林名喚“枯骨林”,林中妖獸諸多,凡人至此皆為妖獸食之,僅留枯骨,故此得名。那寶丹到了此地,但見:
黑山烏林冷淒淒,飛禽走獸惡狠狠。
滿山白骨駭鬼寒,遍野妖氣顫神栗。
那寶丹這才知是妖邪之地,欲往別處去。卻知須臾竄出頭野豬,寶丹細一看,但見:
青麵獠牙態崢嶸,烏皮朱發形洶湧。
健蹄存留千載修,龐肚殘儲萬年為。
那野豬二話不說,一躍而上,一口吞下寶丹。寶丹還未來得及躲避,卻已被吞人肚中。寶丹見投胎未成,又落入豬腹,一氣之下撞開野豬肚皮。隻聽雷鳴一響,野豬肚皮崩裂,肝飛腸濺,星血四溢,唬得滿山妖獸四下逃竄。野豬卻隻留下具腐屍,化為灰燼。道來也奇,那金丹卻借著野豬之胎化了豬形。眾妖見沒甚麼動靜,俱湊去查看。但見:
身短七尺野豬精,腰寬半百容猙獰。
黝黑肚腹藏周天,尖細獠牙含政曆。
一吼地底魂魄散,三聲穹頂大羅驚。
但使修行有作為,三界九州不安寧。
震得山崗顫巍巍,妖獸等俱各處奔走。這一吼,卻漫天祥雲,瑞氣千條。你道卻是為何?但見那雲中隱約站立一人,那野豬細一看,見:
白發慈祥老神仙,靜臥祥雲態悠閑。
法寶葫蘆有玄機,毫光映現斬仙劍。
飄渺莫測濟苦難,逍遙自在除惡奸。
你知卻是何聖賢,西昆侖上稱散仙。
原來此仙正是鴻鈞四弟,法名喚作全真濟世陸壓散仙大道君,乃是西昆侖是德行上仙,常雲遊四海,無影無蹤,卻是個逍遙自在的神仙。今雲遊枯骨林,忽聽一聲霹靂,為之驚動。道君掐指一算,悟透天機,下了界去。又不好出麵,遂變作個老道,欲度化野豬。道君從豬前匆匆走過,那豬倒也機靈,見陸壓仙風道骨,器宇不凡,非凡俗之人,但見那道君:
身穿烏紗袍,淡笑仙風高。
掌擎驅鬼幡,漫步道骨昭。
那豬疾走上前,跪道:“老師父受弟子一拜!”道君笑道:“我與汝素未謀麵,拜我所謂何事?”那豬道:“弟子本是鴻鈞老祖,煉化金丹下界,本想尋個清淨處投胎修煉,卻知被豬妖所食,誤投豬胎。愚畜見老師父仙風道骨,萬望老師父指教指教,引我修仙!”道君道:“嗬!我隻是一老道,怎引你修仙?可見你誌心執著,吾聞那西牛賀洲有一天寶閣,閣內居一位真仙,號曰全真摩利支天鬥姆大天尊,她便可引你修仙。”豬道:“程途有幾裏?”道君道:“橫跨九州,徑涉四海。漫漫長路,須有件趁手之兵,卻好保路。我有一把斬仙飛刀,乃是五方五帝、六丁六甲取天寶鎮海镔鐵煉七七四十九日而成,重一萬八千斤,我師向神仙討得。此刀閑時封於葫蘆內,必用之時,朝天喚一聲‘請寶貝轉身’,寶刀必出,豪光閃閃。見毫光之凡人,三日內化為濃水;為刀斬之人,則永世不得超生。也算你我有緣,若你有舉刀之功,這把刀便贈與你吧!”但見道君自半空擲下一寶葫蘆。道君念動真言,寶刀乍現,豪光閃閃。但見:
豪光熠熠真寶刀,神通廣大本領高。
葫蘆不拘神光揮,真言不束行俠傲。
那豬一湧上前,奪過劍便舉。道君會心一笑,遂現出本相,駕雲而去,在半空播下真言:“切記,此刀:****必染遍體血,無辜不沾半點腥。”那豬精這才知是陸壓點化,忙拜送道君:“弟子拜送師叔!”這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