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憑智慧虎口脫險 遇仙道徹悟太極(1 / 3)

明祖朱元璋,憑借佛門高僧,丐幫幫主,明教教主,武林盟主等等身份,開創大明王朝的萬世基業。但兩百年後,江湖上卻暗流湧動,群豪擾雄,黑雲壓城城欲摧,腥風血雨欲來風滿樓,----------。江湖曆史需要一名賢聖文俠作為定海神針,從上層,百姓,文界,武界,精神層次穩住乾坤-----------。

正德二年(公元1507年),三月的一天子夜,月朗星稀,風疾雲卷,忽明忽暗.長江以北的某個集鎮,正靜靜地祥睡.忽然,在層疊錯落的屋脊房簷上,遊出三隻黑影,閃展騰挪,由遠及近,鬼鬼祟祟地摸到一家客棧的簷脊之上伏好,好像夜半覓食的耗子一樣.向四周窺視片刻,一隻黑影躡腳前移,攀住屋簷,倒掛下來,蘸濕了窗紙,將一支細管撚插進入窗內,輕輕一吹----------.

約有半柱香功夫,這黑衣人輕推窗戶,借力一個空翻,雙腳已落入室內,從後備行囊中反手抽出單刀.借著模糊的月光,向室內裏側的床上人探去.驀地,從房梁上扣下一張大網,如同撲鼠用的口袋,倏地把黑衣人纏裹起來.黑衣人剛要舉刀割網,胳膊卻不能抬起,原來周身上下已被繩迅速地捆實;剛要張口呼喊同伴,卻被一塊布團乘著張口的機會強塞進嘴;麵罩也被扯下.原來是床上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空翻下地,趁著黑衣人還未反應過來,把黑衣人捆了個結實。

從床上躍起之人,正是王守仁,祖居琅琊郡(今山東臨沂附近),後父輩避賊南遷,出生於浙江餘姚縣.

憑射入窗內的模糊月光可見,王守仁臉上罩著一塊濕毛巾,雙手把網中的黑衣人紮緊繩結,耳朵上戴著一個大大的茶杯樣的罩兒。

然後,王守仁悄悄來到窗前,小心地並靠上兩扇戶牖,糊住了牖紙上的小洞,伸個懶腰,來到床邊和衣而臥.

清晨拂曉,王守仁從床上醒來.隻見他身材秀雋,白淨英善,庭額圓亮,二目炯遂,透著一股仁智的雄氣.鼻準懸膽,法令婉轉如太極圖,紅唇靜潤如佛陀相,髯須稀硬有形如山嶽.一身青衫,幹淨利落,真是透不完的俠義擔當,藏不住的風流倜儻.

王守仁取下耳罩,收起連在窗紙上的絲線,這竟是守仁自製的偵聽裝置.換上一身藍色的布衫,又用一片藍布紮住頭發,故意遮掩了半邊臉.守仁從包裹裏取出一張紙,示意網裏人看.紙上赫然寫著:”凶謀者,虎口也!”頓時,網裏人駭怕得顫抖抽搐起來.守仁輕蔑地閃過一絲冷笑,抓起筆,刷刷刷,在牆上題寫一首詩:

“途棧見明月,還見地上霜,客自夜中起,彷徨涕沾裳.

匪為嚴霜苦,悲此明月光,月光如流水,徘徊照汝膛.

蹉跎黑雲起,遮蔽月星亮,勸君莫塗糊,伴虎假虎猖.

逝者不可及,來者猶可望,盈虛有天運,歎息何能忘.“

留下二兩銀子的房費,王守仁趁著天色微明,悄悄從客棧後門離去.

這一日,王守仁輾轉來到錢塘江邊.一路的風塵和險惡,讓他變得更加謹慎細心.因為他心裏非常清楚,自己一個小小的疏忽,就會帶來殺身之禍.自被朝廷貶往龍場驛站以來,八虎一路追殺,幸虧自己一路思慮,處處小心,才跨過層層陷阱,步步驚心來到這江邊.過了錢塘江,恐怕暫時就出了八虎的勢力範圍.這最後的江水,也是最為可怕的鱷潭,自己武功平平,隻能憑借書本上學到的計謀,才能安全度關。

沿江勘查了很多渡船和船夫之後,王守仁終於生一奇計,決定夜晚渡江.先到江邊的小鎮裏,準備好過江的所有物什.

王守仁又尋到兩個正在渡船上豪飲的船家,和他們攀談起來.一人喚作吳計,另一個叫老石,二人的口音都是附近村落的,又看見有老翁和村婦前來給他們送飯.守仁試探著問:”二位船家,能否今夜渡我過去?”,一邊掏出三兩銀子.二卒見這麼多錢,酒已經醒了一大半.交頭貼耳嘀咕一陣子。

吳計道:“哎,這個嘛,晚上風大,我兄弟二人得多吃些酒食,防冷,也可以嘛,合計,合計.?”老石在旁邊比比劃劃,隨聲附和.

王守仁心中大喜,但麵色平靜,道:“好吧,我也是喜酒的漢子,我們三人邊搖邊喝,今夜過江!”。從懷裏拿出三兩銀子:“必須全部換成酒和肉,老石,你去沽酒,老吳,你去弄肉菜,我在這裏守船,早去早回.”

二人分完銀兩,屁顛屁顛地去了.望他們走遠,守仁忙從跨囊中取出兩塊木頭和長釘,挽起衫褲,下到水裏,把兩塊木頭分別釘在吃水線下船底的兩側,又用粗長繩連係在一起.上船後,在舷上作個標記,並仔細檢查背包裏的石頭和細管,背在身上,紮得結結實實.

傍晚,二位船夫歸來後,三人開始狂飲.

入夜開船後,王守仁流淚長歎道:”唉,兩位兄弟,我真是不想活了,冒失進諫,丟失前程,無顏麵對江東父老------,“不住的自責和歎息.借酒勁,王守仁又寫了兩首詩,道:”拜托二位,轉交給地方官,我跳江自盡,於二位沒有關係.”.

王守仁踉踉蹌蹌來到船尾,口中念念有詞:“誰也不許勸我,-------,無恥的陷害,誰怕誰呀!”半隻腳踏在船舷之上,躍躍欲跳.

二位船家以為守仁醉酒,正拍著胸脯勸說.

突然,有三條巡邏船快速靠攏過來,“搖船的,停下,停下,檢查,檢查,立刻停船!!”,巡船迅馳,有人高聲吆喝.

待到船停之後,官船也已很近之時,守仁大呼道:”去也”,便即”撲通”一聲,貼著船舷滑入水中.二位船夫和巡邏的兵卒大驚,看見水中浪花翻騰,模模糊糊有東西浮漂上來,忙撈將起來,原來是守仁的一雙鞋子和頭巾.等一會兒,不見別的動靜。船夫和兵卒以為水流把身首衝到下遊了,將守仁的遺物分開,各馳船回河灘,拋錨下船,分別回去向地方官和主子交差去了.

再說王守仁,貼著船舷,深憋一口氣,滑入水中之後,迅速攀住釘在兩塊木頭之間的粗繩,從後背囊中摸出一綹細管咬在嘴裏呼吸.因為背包裏有石塊,因此身體便沒有浮起,借著黑暗和船的掩護,兵卒和船夫竟沒有發現,憑船底粗繩的牽拉,也隨船來到灘邊.等他們離去之後,守仁把囊中的石塊丟掉,又逆著水流方向遊行二三裏後,才敢爬進灘邊的蘆葦叢.因為先前飲酒很多,便不覺得太冷.在葦叢中深一腳淺一腳地走去---------.

清晨,守仁幸運地搭上一艘商船,順流而下.十日後,來到浙江舟山島.又改乘另一條船,不料,卻遭遇大風,經過兩日兩夜的顛簸,大雨,驚悚,最終刮到岸邊.上岸才知道,已經是在福建東北地界的武夷群山中.

但見山林溪水,蔥蘢瑩潔,巒峰綺麗纏抱,雲籠霧罩,飄飄緲緲.百鳥澗鳴,餘音回蕩,如同天籟知音擁繞.守仁拖著疲憊的身軀沿著山路,向西北方向走去.

王守仁翻過幾座山梁,已經臨近傍晚,總算見到一座古寺,期望可以歇腳.守仁叩寺門請求夜宿.一位年少的沙尼,穿著破敝,戰戰兢兢地說:”阿彌陀佛,施主請寬宏慈諒,敝寺曾發生投宿的武林男子,殺生奪財之事,因此,住持早有言在先,武林中人二十歲至五十歲的男子,嚴禁留宿--------.”守仁欣然道:”多謝小師傅賜教,能否借用貴寺的門簷一臥呢?”小沙尼看此人滿臉慈善,禮貌有加,道:“寺後有一野廟,殘破已久,可遮擋風雨,隻是----------,聽人傳說鬧鬼.”守仁道:”承蒙小師傅指點,正心之人自不怕鬼.”

辭別寺僧,守仁轉到寺後,果然看見一座三間破廟,屋前的院牆都已廢塌在地,屋門外竟然有殘斷的骨骼,很是瘮人.推門進來,竟也寬敞,前後牆上各有窗戶,窗欞結實,沒有牖紙.守仁頓時高興起來,門外撿些幹柴,在屋內燃一團火.借著火光,隱約香案下有些稻草,肯定有人曾在此臥過.吃些烤熱的幹糧,鋪好稻草,從行囊中找出短劍,抱在胸前,開始呼呼大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