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陵渡口的那驚鴻一瞥,以及生日宴上的那場煙花,讓郭襄心裏從此情根深種。
再相遇時,已是兩個月以後。
在絕情穀上,楊過眼見苦等十六年都不見小龍女的蹤跡,早已心灰意冷一心求死。
這個時候,郭襄毫不遲疑地用掉了第三根金針,隻為請求她的大哥哥不要輕生。
可楊過哪裏還顧得上昔日的約定,縱深一躍,跳入穀底。
而郭襄呢?
沒有半分猶豫,也隨著跳了下去。
當楊過在絕情穀底的清潭之畔,看到隨之而來的郭襄,也不禁嚇了一跳,嗔怪她跳下來做什麼。
記得郭襄當時回答說,看到你跳,我也就跟著來了。
看到他苦等心上人,生日願望是盼著他們團聚;
看到他生無可戀,便跟著他去。
縱使底下是萬丈深淵,縱使可能粉身碎骨,也毫不畏懼,更在所不惜。
這種股決絕,無法歸類,沒有雜質。
說仰慕吧,太過蕭索;
說癡情吧,太過俗氣。
她隻知道,認定了這麼一個人,心裏便再無雜念。
就像聽父母聊起當年穆念慈對楊康的癡情,她竟然說道:“她是沒有法子啊,她既然歡喜了,便有千般不是,也要喜歡到底。”
小小年紀,便有這番感悟。
其實這又何嚐不是在借別人的事,說自己的心呢?
那一年的襄陽城下,敵軍壓陣,戰火紛飛。
郭襄被蒙古軍擄去做人質,綁於高台,柴火堆積,命懸一線。
縱使武功蓋世如黃老邪,再加上郭靖黃蓉二人,也沒有法子能解救。
在這生死危急關頭,郭襄卻毫不畏懼,那麼從容安靜。
她極目遠眺,看著山川如畫,心裏叨念著楊過。
念念不忘,必有回響。
隨著一聲清嘶雕鳴,楊過與小龍女鼓風而至。
郭襄被救了下來,也見到了美若天仙的小龍女。
她在心有餘悸之時,不免感慨:“也真隻有你,才配得上他”。
這番話,當然是發自內心的。
她的蓋世英雄,終於找回了他心心念念的人。
她替他高興之餘,卻也難免落寞。
郭襄曾在蒙古軍營中有這麼一段獨白,碎碎念道:
可惜我遲生了二十年。
倘若媽媽先生我,再生姊姊,我學會了師父的龍象般若功和無上瑜珈密乘,在全真教道觀外住了下來,自稱大龍女,小楊過在全真教中受師父欺侮,逃到我家裏,我收留了他教他武功,他慢慢的自會跟我好了。
他再遇到小龍女,最多不過拉住她手,給她三枚金針,說道:小妹子,你很可愛,我心裏也挺喜歡你。不過我的心已屬大龍女了。
請你莫怪!
你有甚幺事,拿一枚金針來,我一定給你辦到。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看似是童言無忌,卻也是真情流露。
她多麼希望,能夠早一點遇上他。
以至於最後在華山之巔,看著楊過攜著小龍女下山,她終於忍不住,風吹花落淚如雨。
愛上一個人,隻需要一瞬間。
可忘記一個人,卻需要一輩子。
後來襄陽被攻陷,父母雙雙殉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