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心中的“六一”(1 / 1)

快樂提問

大哥說話先摘帽,二哥說話先脫衣,三哥說話先喝水,四哥說話飄雪花。這個謎語的謎底是四種筆,你知道他們的名字嗎?我們的日常寫字是不是離不開筆的?可是你又知道毛筆是如何保養的嗎?

精彩故事

六一兒童節快要到了,今天,老師給我們每人發了一張圖畫紙,讓我們用手中的畫 一到家,我以最快的速度把書包放好,迫不及待地鋪開圖畫紙,取出心愛的彩筆,開始畫起來。

我的畫筆隨著我的思緒在畫紙上流淌:在屬於我們的節日裏,一群嘰嘰喳喳的孩子,正在大院裏自由自在、無憂無慮地玩耍、嬉戲,他們有的在跳大繩,有的在玩沙包,有的在跳皮筋,還有的在捉迷藏……他們各個笑逐顏開、高興無比,流著汗水的臉上滿是天真燦爛的笑容,笑聲彌漫在大院的上空——笑聲傳到爸爸媽媽那裏,爸爸媽媽回想起了他們美好的童年;笑聲傳到老師們那裏,老師那焦息憂慮的心情被歡樂所代替……這時,院子四周盛開的鮮花,也隨著孩子們的笑聲翩翩起舞,和孩子們共同度過這美好的時光……

啊,快樂的六一節,令孩子們向往的六一節,盼望你快快來到!

開心解答

最早的毛筆,大約可追溯到二千多年之前。毛筆之源一般人都以為是秦代的蒙恬,但考殷墟出土之甲骨片上所殘留之朱書與墨跡,係用毛筆所寫。由此可知毛筆起於殷商之前,而蒙恬實為毛筆之改良者。

筆的保養

有了好筆之後保養也是十分重要的。啟用新筆,首須開筆。將買回來的筆以“溫水”泡開,且浸水時間不可太久,至筆鋒“全開”即可,不可使筆根膠質也化開,否則就會變成“掉毛筆”,毫毛易於脫落。紫毫較硬,宜多浸在水中一些時間。

潤筆是寫字前的必要工作,不可以筆一沾墨便要寫字。方法是先以清水將筆毫浸濕,隨即提起,也不可久浸,以筆根之膠化開。之後將筆倒掛,直至筆鋒恢複韌性為止,大概要十數分鍾。筆保存之時必須幹燥,若不經潤筆即書,毫毛經頓挫重按,會變的脆而易斷,彈性不佳。

之後才可開始寫字,這“入墨”也是有很大學問的。為求均勻,且使墨汁能滲進筆毫,須將清水先吸幹,可以筆在吸水紙上輕拖,直至幹為止。所謂“幹”,並非完全幹燥,隻要去水以容墨即可。“筆之著墨三分,不得深浸至毫弱無力也”,墨少則過幹,不能運轉自如,墨多則腰漲無力,皆不佳。

書寫之後則需立即洗筆。墨汁有膠質,若不洗去,筆毫幹後必與墨、膠堅固黏合,要再用時不易化開,且極易折損筆毫。

洗淨之後,先將筆毫餘水吸幹並理順(同入墨之前)。再將筆懸掛於筆架上,可使餘水繼續滴落,至幹燥為止。需注意置於陰涼處陰幹,以保存筆毫原形及特性,不可曝於陽光下,保存筆之要領以幹燥為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