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不丟不頂之中找勁兒(1 / 3)

T市市中心的一棟高層建築,建築身體上四個金光大字:天海國際。在頂樓內部,一名青年男子正在習練太極拳。周圍寂靜毫無一人;擺設簡譜毫不奢華;中間大廳寬敞明亮;屋頂設置了可以開啟的天窗,現在正值中午,故而封閉;地上厚厚一層淺灰色地毯,正中一個太極圖,黑白分明。習練太極的年輕男子名叫法自然,年齡36,身高1.82m,體重75kg,身材勻稱,麵容俊朗,板寸發型。法氏族裔在我國分布並不廣,是一個人數極少的姓氏,百家姓排名461位。法自然出身滿族,繼承了部分家族產業,那是真正的含著金鑰匙出生的富N代。法家軍政商三界人才輩出,毫不誇張地說,是當之無愧的名門望族,隻不過是普通小老百姓難以了解而不為人所知罷了,屬於隱形的貴族!這在中國才是真正的掌握話語權的家族,比媒體整天曝光的國內首富,京城四少之類的含金量高了不止多少倍。

法自然的爺爺法正,身體硬朗,為人和善,酷愛武術,身為滿族後裔,當然對於滿族人自己民族的布庫(即摔跤)很是擅長。清朝末年太極拳傳入北京城,很受當時的達官貴人們追捧,法正的爺爺,當時的京城跤王在敗於楊露禪之手之後,便拜楊為師,習練太極拳。因聰敏絕頂,獨得楊露禪喜愛,隨受到楊露禪的傾囊相授,習得陳氏老架以及楊氏拳拳架。世代相傳,法正獨喜陳氏太極拳,遂拋卻其他專心致誌,終得其真髓,而他膝下三子七孫,又得真傳的就法自然一個。

法自然沉迷太極拳30載,終於突破天人界線,功至大成,之後涉獵形意也有所成。爺爺法正得太極之精髓將至不惑之年,而能得心應手已至知天命之歲。三子七孫中除去法自然之外,其他都是玩票性質,主要精力都投入到了經營家族上麵了。隻有法自然,全身心投入到習練太極拳,心無旁騖,潛心修煉太極拳,竟達30載!

俗話說窮文富武,一點不假!尤其是學習太極、形意、八卦之類的內家拳,從開始學到入門再到精通,是一個極其漫長的過程。一個人如果有這樣或那樣的後顧之憂很難得其精髓,而且這個精髓還要考驗一個人的悟性,這個悟性決定了入門的時間年限,有些人究其一生都未能登堂入室。不像現代市麵上流行的各種搏擊之術,隨便找一個有名氣的搏擊俱樂部,交點錢之後短期之內明顯見效。內家拳雖然難練,但是一旦你登堂入室,那麼打人(任何沒有練成內家拳的人)可以說毫不費力,而外家拳雖然見效快,可是後勁兒不足,碰見些微接觸過外家拳的人都要變成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買賣。短期莫得意,長久非良計!

法自然的名字是爺爺法正給起的,人如其名,權力、金錢、女人對他的誘惑程度遠遠低於太極拳!為什麼?自從二十年前登堂入室,他是徹底沉迷進入太極拳的巨大誘惑力之中,無法自拔。

其實太極拳的功架本來沒有多大變動,隻是後來人摸不進門,然後不知拳架的奧秘,故而根據各自的理解創出來各種太極拳。什麼混元太極、洪式太極、忽雷架、蛇形太極等等等等,全都是不知所雲,追求形式,浮於表麵。

真正的太極拳也就是五大派係:陳、楊、武、吳、孫。其中的陳氏自然是最為古老的一脈,正宗,絕對的正宗!太極包含的所有高級內容全都囊括其中。不是什麼陳氏後人想改就能改的。而楊氏是把太極拳發揚光大的一脈,因為當時達官貴人的身體素質較差,楊露禪為了逢迎他們,去掉了陳氏太極拳裏麵許多下叉,跳踢的一些高難度動作,自成一派。武氏較為接近楊氏,畢竟武禹襄先從楊露禪處習得太極拳,後師從趙堡太極拳傳人,從而自創一家!吳氏太極相比較陳氏,從動作表現上來說顯得更加的細膩。其實,隻要你懂得太極拳的那種勁兒(各家有各家的說法,什麼纏絲、順逆、螺旋,隨便你怎麼叫,其實是一個勁兒),陳氏照樣可以把這個勁兒表現的淋漓盡致!

孫氏則是最不像太極拳,原因就是孫祿堂公是形意出身,所以他在晚年創的孫門太極之中加入了形意拳的東西很多。其實,形意拳照樣跟太極拳是一個道理,所謂的內家拳的內勁,就是利用了杠杆原理,用極小的力量去撬動極大的力量!隻是這種技巧需要長年累月的尋找,通過拳架找自己,通過推手找別人。

法自然正在打的是陳氏一路,隻見他動作沉穩,舒展大方,尤其是一式接著一式毫無間斷,每到銜接處便通過整體的一個弧度旋轉過渡到下一式。從早上五點到現在已經打了將近三個鍾頭了,才將吳氏正反架、陳氏一二路打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