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寨”一詞來源於哪裏?

當今風靡全國的“山寨”一詞,最早是來源於香港粵語的一個俚語。

上世紀70年代香港經濟起飛時,貧民都聚居在木屋區,不少人就在木屋區開設製造一些輕工產品的家庭式作坊。這些簡陋的木屋多是山坡而建的,當時的港人就戲稱這些作坊為“山寨廠”。而“寨”是舊時粵語中對經營場所的蔑稱,來源於舊社會的妓院,是一個含有貶義色彩的經營場所的表達方式。

2/幹電池還能複活重生嗎?

不能用的幹電池,花點工夫,就能再現生機:隻要在手上、腳上或衣服上,專心摩擦一會兒。用這種方式“複活”的電池,曾經讓一個鬧鍾多走2兩個星期。電池的原理,本來就是憑借化學反應產生電流。電池沒電了,就是電流不順暢了,就算表麵看起來似乎沒電了,其實內部還留有許多尚未產生化學反應的成分。因此,隻要摩擦片刻,讓摩擦產生的熱溫暖電池的內部,就能幫助電池內殘餘的成分順利產生化學反應。

3/鞋為什麼會發臭?

鞋臭是由於腳心多汗的緣故。腳心每平方厘米有620個左右汗腺,而身體其他部位同樣麵積僅有143-339個。而汗液裏除含水分、鹽分外,還含有乳酸及尿素。在多汗條件下,腳上的細菌大量繁殖並分解角質蛋白,加上汗液中的尿素、乳酸,這樣就會發出一種臭味。如果穿的又是捂得很嚴實的旅遊鞋、球鞋、皮鞋,空氣不流通,臭味就會越積越濃,一旦鬆鬆鞋帶,這種臭味就會撲麵而來。

4/酸味可驅螞蟻嗎?

酸味的東西和螞蟻用來互相通信以及標示方向的腹部分泌物“蟻酸”的氣味類似,可以讓它們產生錯亂甚至恐慌。因此,在家中螞蟻泛濫的時候,可以嚐試用整粒的新鮮檸檬對切成兩半,在看得到螞蟻的地方及其移動線擠出檸檬汁,並拿著切半有果肉的那一麵,沿途塗抹,不失為一種清新又環保的方法。

5/蚊子也怕辣味?

驅蚊除了打掃環境、清除枯枝爛葉,試植蒜頭絕對是上上之策。其實蚊子是怕蒜味,而不是辣味——蒜味會破壞它們的嗅覺器官。夏日到來,種植花卉較多的家庭經常受到蚊子的困擾,不妨試試將一些蒜頭分植於花壇四周,其特殊的辛辣味隱隱飄散,可獲得較好的驅蚊效果。

6/香皂能驅逐蟑螂麼?

香皂驅除蟑螂的真正功臣是肥皂水,而非香味——肥皂水能把這類髒生物表麵的保護蠟膜溶解,導致病毒細菌侵入而生病死亡。將一塊浴用香皂切成數小塊,置於容器內,注入清水,擺放在蟑螂出沒的櫥櫃內,不出數日,蟑螂數量明星減少。想要效果持續,僅須定期補充香皂容器內的清水。

7/婚紗為什麼白色居多?

婚禮雖是世界各國自古以來就存在的儀式,但新娘在婚禮上穿婚紗的曆史卻不到200年時間。新娘所穿的下擺拖地的白紗禮服,原是天主教徒的典禮服。由於古代歐洲一些國家是政教合一的國體,人們結婚必須到教堂接受神父或牧師的祈禱與祝福,這樣才能算正式的合法婚姻,所以,新娘穿上白色的典禮服向神表示真誠與純潔。

20世紀以前,少女們出嫁時所穿的新娘禮服並沒有統一的顏色和規格。直到1820年前後,白色才逐漸成為婚禮上廣為人用的禮服顏色。這是因為,英國的維多利亞女王在婚禮上穿了一身潔白雅致的婚紗。從此,白色婚紗便成為一種正式的結婚禮服。按西方的風俗,隻有再婚婦女,婚紗才可以用粉紅或湖藍等顏色,以示與初婚區別。

8/“埋單”與“買單”有什麼不同?

在現在看來,買單和埋單其實都是結帳的意思,但最早不是這樣的。

“埋單”一詞由來已久,源於廣東話。因為廣州的飲食業,以前有先吃後結賬的傳統做法。

粵語“埋單”與“買單”中的“埋”與“買”兩字,音近義遠,這兩個詞的意思也是大相徑庭。

粵語的“埋”字,有多個含義,其中之一,有聚合、結算之意,如“埋口”(傷口愈合)、“埋份”(參與一份)、“埋堆”(誌趣相投者常相聚一起)等。從前做生意者年終結算,叫“埋年”;至茶樓酒肆,食畢開單結賬,便是“埋單”。

而“買單”一詞,源起於早年廣州開埠,穗港異地間商業票據往來,本地付款,異地取貨,當下的付錢“買”到的其實隻是一紙提單。

可見“埋單”、“買單”兩者是有根本區別的。

近年來,南風北漸,一些粵語詞彙成了各地民眾習語。作為外地人,辨音會意,“埋單”諧音而成“買單”,倒也直觀簡捷。這個問題算是地區之間商業、文化交流中的趣事一樁吧。當然,有些人不了解廣州話的字義和廣州的民俗文化,把“埋單”誤作“買單”,也是不足為奇的。

9/為什麼物體叫“東西”而不叫“南北”?

五行方位中,東西南北中對應金木水火土,東西主金木,可用籃子裝;南北主水火,而水火無法用籃子裝,故我們隻能說買東西不能說買南北。

在古代,“南北”所對的“水火”以及“中”所對的“土”是沒有價值的,所以沒有買賣的必要。古人以麵南背北為上,即南北為通路,東西兩側置放物件,指點物件的時候自然指著東、西兩麵,故以東西來作為物品的統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