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前言(1 / 1)

俄國作家屠格涅夫的代表作《父與子》創作於1862年,作品以農奴製改革時期為背景,反映了革命民主主義者同貴族自由主義者之間的衝突。主人公巴紮羅夫是位平民出身的醫科大學生,他應邀到貴族子弟阿爾卡季家作客。阿爾卡季的伯父巴威爾對他不拘貴族禮節而產生惡感,兩人談話從不投機導致唇槍舌劍。後來巴紮羅夫在舞會上愛上了美麗動人的富孀奧金佐娃,但遭貪圖貴族生活的奧金佐娃的拒絕。失戀後他埋頭生物學研究,後來在一次屍體解剖中劃破手指,傷口感染而死。作品以巴紮羅夫為代表刻畫了俄國19世紀60年代初出現的一批新人形象。

《父與子》反映了代表不同社會階級力量的“父與子”的關係,描寫親英派自由主義貴族代表基爾沙諾夫的“老朽”,塑造了一代新人代表——平民知識分子巴劄羅夫。但巴劄羅夫身上也充滿矛盾,他是舊製度的叛逆者,一個“虛無主義者”,否認一切舊傳統、舊觀念,他宣稱要戰鬥,但卻沒有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