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國學堂(1 / 2)

張良說道:“項羽此人臣也聽說過,聽說如今他叔侄二人已趁亂將江東會稽郡、九江郡等六郡全部占領,實力不可小視。

大王,如今我大夏國有兵力五十餘萬,這幾乎已是大夏國可征兵卒之八成。當年秦始皇平定楚國之時,兵力尚且隻有六十萬,那還是舉全國之力。

如今人口略有增長,已勝過當初,不過人口依然不多。這幾十萬人如不征戰,不如馬放南山一部分人,以免其嚴重影響耕作。

因此,微臣以為,可令章邯部五萬人在太原稍作休整侯,立即攻擊代國,然後出軍都陘,攻擊燕國。

當然,該部要派監軍和可靠之副將,防止章邯生異心。而且,臣建議其兵力要擴大,最好是讓太原許建部配合。

至於匈奴,可去信許其厚利,多送些絹帛,先將其穩住。我想,有王離將軍長期戍邊之影響,其暫時不會輕易南下。

還有,大王既然帶領二十萬函穀關參加會盟,我等必須要讓李由將軍在河內郡製造些借口,先北上攻擊趙國。”

吳廣一聽,這個張良果然不凡,戰略非常清晰。原本自己想緩一緩,不過倒是沒有注意這五十多萬常備軍所帶來的巨大物質消耗。

這張良說的的確有道理,如果不打仗,至少一半人就應該馬放南山,以休養生息恢複農業生產為主。

古代是農業社會,經濟不發達,醫療技術落後。在此條件之下,無休止的徭役和大型工程、征戰對於勞動力消耗非常大。

自己沒記錯的話,漢武帝雖然武功蓋世,北逐匈奴,不過,全國人口下降巨大,據說下降了一半。

雖然不排除儒家汙蔑之言,但是人口大量下降的事實是肯定的。

“張侍郎,阿房宮修建情況如何?”

“啟稟大王,該處還有近十萬人在進行宮殿的修築。如今就比較為難,因為工程完工約六成左右,如果全部停工,損失極大。”

“如今天下未定,主體工程暫停施工。在今後天下大一統之時,再重新完成阿房宮修建。

不過,部分快要完工的宮殿和宮城,可繼續修建,但一定要控製到最少。”

吳廣想,這大冬天的,自己也沒有去看一看那天下第一宮。

根據秦始皇的魄力,那阿房宮規模肯定極大,氣勢恢宏。

……

安排完阿房宮之事,吳廣突然想起一件事情來,就派人把叔孫通找來,他要辦一件大事。

半個時辰之後,禮部侍郎叔孫通被人叫了過來。

“臣禮部侍郎叔孫通參見大王!”他給行了禮。

“免禮請坐。”

“不知大王何時召見小臣?”

“愛卿!我有一事,須得叔孫公去辦!”

“但請大王吩咐就是!”

“叔孫公,我自小尤其喜歡孔孟之學和老莊之學。公乃是我夏之大儒,今日所請,乃是希望先生主持,將這孔孟之學定位國學。

同時,要在鹹陽建立學堂,組織學生學習孔孟之道。這教授學生的衙司,就叫國子監。

公擔任國子監大監,品級同大理寺卿。至於內中機構設置,公就與陳仆射商量一下即可。學生招生之規模,暫控製在三百人,今後要擴大至一千人至兩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