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子開花會給竹業生產帶來損失,因此種竹人都不希望竹子開花。除了不可抗拒的自然條件以外,一般對竹林加強管理,經常鬆土、施肥、防治病蟲害和合理砍伐更新,可使竹林長期處於營養生長階段,推遲竹林開花的時間。如果發現竹林中有開花植株,應及時將它伐除,並立即對竹林進行鬆土、施肥,一般也能防止開花植株繼續蔓延。
深海植物怎樣進行光合作用
生長在地麵上的植物,都是依靠身體裏的葉綠素,利用陽光作動力,以二氧化碳和水為原料,經過“加工”製造出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等有機物,促使它的生長、發育和繁殖。
在那無邊無際、碧波蕩漾的大海裏,生活著各種綺麗、奇特的植物——藻類。有幾米長的褐色“葉片”的海帶,有像小樹枝那樣的紅藻,如紫菜,有棕色的鹿角藻,還有外殼刻著精致花紋的矽藻等,看上去它們都不是綠色的,那它們又是怎樣進行光合作用的呢?
實際上,海裏生長的植物也是有葉綠素的,不過含量不多,一般離海麵近的植物,葉綠素的含量多一點,越是深海裏的植物,葉綠素的含量越少。藻類之所以有各種不同的顏色,那是因為它們身體裏還存在著另一些色素——藻膽素,紅藻中含有較多的藻紅素,藍藻中含有較多的藻藍素,鹿角藻則含有一種特殊的胡蘿卜醇,所以是棕色的。這些色素把藻類本身的少量葉綠素遮掩起來,所以從表麵上看不到綠顏色。
當太陽光照射到海麵,生活在海麵上含葉綠素較多的藻類,能夠跟陸地上的植物一樣進行光合作用。海裏和海麵的情況大不一樣,蔚藍色的海水那麼深,海麵又有很多的生物在活動,海水裏又有大量的各種鹽類,對太陽光裏各種顏色的光線進入海水起了一定的阻擋作用。紅光隻能透入海水的表層,橙黃光能透入較深一點,綠、藍、紫光能透入得更深一些。藻類中,綠藻吸收紅光,所以生活在最淺的地方;藍藻吸收橙黃色光,所以生活在較深的地方;褐藻吸收黃綠色光和紅光,所以生活在又深一些的地方;紅藻是吸收綠光的,生活在最深層。在深海裏的紅藻含有藻紅蛋白,它能利用這種色素來吸收葉綠素所不能吸收的藍紫光進行光合作用。
然而在深海裏,有時也能找到一些綠色的藻類,並且發現它們的生命活動非常緩慢,這些綠色的藻類隻要吸收很少量的光,就能滿足它們生活的需要了。
植物為什麼也進行呼吸
人不停地在進行呼吸:吸進氧氣,吐出二氧化碳。
人是這樣,牛呀、馬呀、狗呀、豬呀,也是這樣。然而,奇怪的是:植物也同樣日夜不停地在進行呼吸。隻因為白天有陽光,光合作用很強烈,光合作用所需要的二氧化碳,遠遠地超過了呼吸作用所能產生的二氧化碳。因此,白天植物好像隻有光合作用,吸進二氧化碳,吐出氧氣。到了晚上,陽光沒有了,光合作用停止,這時,植物就隻進行呼吸作用,吸進氧氣,吐出二氧化碳。
然而,植物從哪兒吸氣,又從哪兒吐氣呢?
植物與人可不一樣,它全身都是“鼻孔”,它的每一個活著的細胞都進行呼吸的:氣體通過植物體上的一些小孔——氣孔進進出出,吸進氧氣,吐出二氧化碳。
植物的呼吸作用,要消耗身體裏的一些有機物。但是要知道,它消耗一些有機物不是沒有意義的。植物的呼吸作用消耗有機物,實際上就是用吸進去的氧氣使有機物分解。有機物分解以後,把能量釋放出來,作為生長、吸收等生理活動不可缺少的動力。當然也有一部分能量,轉變成熱以後散失掉了。
植物的這種呼吸作用叫做“光呼吸”,和光合作用有密切的關係,光呼吸要消耗掉光合作用所產生的一部分有機物。有些植物的光呼吸較強,消耗就多些,有些植物的光呼吸較弱,消耗就少些,這對作物的產量有直接的關係,所以科學家對植物光呼吸生理功能的研究相當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