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小小的綠色的葉子也有著自己生存的智慧呢!
還有一些植物則喜歡生長在光線較弱的地方,它們在弱光下反而比在強光下生長發育得更好,對應於陽生植物,這樣的植物就被人們叫做陰生植物。森林中高大樹木下生長的許多草本植物、蕨類植物、藥用植物以及山毛櫸、紅豆杉等等,都是陰生植物。當然,稱它們為陰生植物,並不是說這類植物對光照的要求越弱越好,它們對弱光的要求也是有一個最低限度的。如果光照低於這個限度,這類植物也不會進行正常的生長和發育,所以陰生植物要求較弱的光照強度也僅僅是相對陽生植物而言的。陰生植物的葉片大都比較平展,葉的上部接收的陽光比較多,葉子上麵的顏色較深。陰生植物的葉鑲嵌現象特別明顯,葉柄有長有短,葉形有大有小,每一片葉子都能充分利用空間,以便更充分地利用陽光。對於這些植物而言,如果光照過強,就會出現植株生長緩慢、葉片變黃、嚴重時葉子甚至會出現“灼斑”,影響這類植物的生存。因此,在引種這類陰生植物時,如果環境光照較強,就必須采取遮蔽措施來減少植物受到的光照,保護植物順利生長。
光照對植物的開花也有很重要的影響。科學家們認為,日照強度對植物的開花有決定性的影響。有些植物開花需要較長時間的日照,這樣的植物叫做長日照植物,例如作物中的冬小麥、大麥、菠菜、油菜、甜菜、蘿卜等;有些植物需要較短的日照長度才會開花,這樣的植物類型叫做短日照植物,常見的這類植物有蒼耳、牽牛、水稻、大豆、玉米、煙草等。
利用光對植物開花作用的機理,園藝師們就可以通過人為的延長或縮短日照時間,促使植物在我們需要的時間開花。舉一個簡單的小例子:大家經常見到的植物菊花是一種典型的短日照植物,一般都是在秋季才開花的。現在,人們經過人工處理(遮光成短日照),在六七月份也可以讓菊花開出鮮豔的花朵來!如果人為的延長光照,還可以使花期延後,讓我們在寒冷的春節欣賞到剛剛盛開的美麗的菊花呢!
植物為何開花
在綠色帝國裏,花總是不可缺少的,有的開在春天,有的開在夏天,有的開在秋天,甚至有的還開在冬天。花兒點綴著草原,點綴著生活,給人們帶來希望與歡樂。世界上如果沒有花朵,那該是多麼單調啊!花對人類、對自然是這麼重要,因此,多少年來人們就試圖解開花兒開放之謎,可時至今日,植物開花問題,仍給人們留下了種種謎團。
當人們把探索的目光投向植物開花時,發現它的機理極為複雜,隻好認為植物內部有一種“特殊物質”支配著花的開放。這一說法是德國植物學家薩克斯於1808年提出來的。但“特殊物質”是什麼東西,留給人們的仍是問號。無論薩克斯本人,還是其他科學家,都為尋找這種“特殊物質”付出了艱辛,可結果所獲無幾。
科學家們沒有找到“特殊物質”,卻發現環境的微妙變化,對植物的開花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比如人們發現,當森林裏發生火災時,濃煙會喚醒沉睡的風梨,促進了花的開放。更奇怪的是,有人把風梨平放起來,就是在不開花的季節,它也會開出花來。再比如人們常見的鼠尾草,在充足的陽光下反而不易開花,如果幾天連續對它進行黑暗處理後,卻加速了花的開放。還有些植物,把其葉子全部摘去後,反而能很快開出花來。這些現象說明,植物從形成花芽到開出花來,並不是由植物內部的“特殊物質”決定的,而是取決於周圍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