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汽機(1 / 2)

案床是繩編的床,繩網上鋪了一張蘆席,此時,堂屋的案床上,坐著一個小老頭,此人叫韓鳳家,是韓權曾祖父的堂弟,韓鳳家的父母老來生他,老頭才得以活到現在,所謂老疙瘩。韓鳳家從四十裏外的廣廟尋到這,隻因韓權的名聲傳進了偏僻的鄉村,老頭聽了一耳朵。此番來,是劉姥姥的動機,卻比劉姥姥硬氣,他是韓權正經的沒出五服的本家親長。曾祖父,這裏叫老太,男老太,女老太,後世也這麼叫。韓鳳家的父親,與韓權的高祖父是親兄弟。

韓權坐在老頭對麵的矮凳上,問道:“我老太,你爺叫什麼?”。老頭聞言,陷入了沉思,自已父親到底叫個甚?老頭左思右想,最後隻得坦陳:“乖,我還真不知道哩”。韓權差點沒從矮凳上仰過去,心想,你它媽,稀飯鍋裏煮元宵,糊塗蛋,連你爸爸的名子都不曉得”。韓權道:“我老老太是老大叫韓萬龍,你父親是老二叫韓萬邦,還有一個韓萬福是老三。當年韓萬邦,就是你父親,賭錢輸光了地畝,去廣廟投他姥娘家,你這一支才遷到廣廟去”。老頭糊塗地笑道:乖,你怪清楚。又道:“活不下去了,沒福,你大爹爹,小爹爹,家裏幾十口,一天兩鍋稀飯,勺子都攪不出米來,不想你這一支老墳冒煙,看看能不能得哥兒的濟,扶持扶持”。

韓權聽得膩歪,曾經,老頭的孫子,算他未出五服的堂叔,來過,根本搞不清孫圩韓家,與廣廟韓家的淵源,和老頭一樣渾蛋。韓權猶豫了片刻,起身進了南屋,提筆寫道:給老頭二十斤穀子,韓權,崇禎八年四月二十七日”。他出來,將紙遞給老頭,道:“你年紀大了,怕你背不動,這二十斤穀子你背回去——”,說話間,一個親兵由家後跑上來,氣喘籲籲地稟道,盧大人,朱大人來了。韓權吩咐親兵,帶老頭去取糧,老頭也不多說,便跟著親兵去了。此時,韓權突然想到了二舅,心道,誰說老實人不吃虧?

北屋的門開了,錢內方笑嗬嗬地出來,調笑道:“令長親倒也奇異”。韓權道:“好人都救不過來”,說罷去了。

西邊的圩塘兩岸擠滿了人,如同看賽龍舟。一條新築的圩壩,連通了兩岸,圩壩南邊的水位,明顯比北邊的高,一部突突叫的機器,正將水從北塘抽進南塘。在這部機器旁,三個鐵罐並排臥在地上,鐵罐下挖了個坑,一旁有人正往坑裏續麻秸,鐵罐上不時冒出蒸汽,一個碗口粗,丈把長的鐵管,從鐵罐連到塘邊那台突突叫的機器上。機器被立在河邊的鐵架上,機器的活塞杆垂直向下,正往複推著一根大腿粗的木棒,木棒卻是插進一隻水桶中,桶底沉入水中,桶身上則開了一個洞,一隻長長的細布口袋,將桶身的洞罩住,通進南塘裏。就如炸米花時,那隻長長的布袋,將噴氣導入遠處。

韓權下了圩子,走在塘中的圩壩上,兩岸的人忽地喝起采來,似乎是在歡呼領袖。眾目睽睽中,韓權到汽缸前看了看,錢內方也跟了過來,“湊和著用”,韓權道。隻見活塞杆不斷將蒸汽帶出來,密封性很差,錢內方道:“這是外漏,想是內中的活塞也內漏,卻不知該如何應付”。“製活塞環”,韓權道。

薑豐食來到韓權身邊,他平日在魏莊坐堂理事,今日是韓權特意叫他來看個新奇,他奇道:“權弟,此為何物?”。韓權笑道:“還記得我說過,我總能對付旱災”。薑豐食點了點頭。韓權道:“鐵架上的那個叫汽機,地上並排的三個叫鍋爐,水裏的木桶叫柱塞泵,叫水機好了”。蒸汽機,韓權嫌蒸字多餘,便稱之為汽機,同理,抽水機,他也嫌抽字多餘,便稱之為水機。二人正說著話,忽聞鑼響,北邊的大路上馳來一對騎兵,“二位大人到了”,薑豐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