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春江燈會(1 / 2)

雲國,蘇州,太源府,江縣書院。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教室裏傳來朗朗讀書聲,學生們在教書先生的領讀下念誦《論語》,他們都穿著錦繡華服,一身幹幹淨淨,都是公子哥一般的打扮。

“啪!”

突然,窗外響起一道戒尺的聲音,緊接著傳來一聲怒喝:“臭小子!你不好好幹活跑到這裏來偷聽,是不是不想幹了!”

“請馮先生息怒,學生隻是碰巧路過而已。”

“你應該知道,今晚我們江縣將要舉辦一年一度的春江燈會,整個太源府的名門望族和世家子弟都會慕名前來,我們書院更是燈會交流詩詞的主要場所,你不好好準備燈會,還有空在這裏偷懶,老夫……”

馮先生可謂是氣不打一處來,當即厲聲說道:“罰你去打掃書閣,以後別再讓我發現你躲在這裏偷聽,若有再犯,你就別再來我們書院打雜了,幹活不好別說是工錢,連一篇文章都不給你看,一個字都不教你寫,滾!”

“是,學生告退!”

話音落後,教室裏的學生頓時譏笑四起。

“一定又是陸鳴那廝跑來偷聽咱們讀書來了,這一次被馮先生罰去打掃書閣,可有他好受的。”

“不過是一個寒門子弟,還妄想在咱們書院學點知識考中童生,嗬,不自量力。”

“雖然這廝沒什麼本事,不過這份好學的精神卻是值得肯定,不過可惜,生不逢時,他想考中童生出人頭地,以他現在的進展,最快也要五年的時光。”

“寒門子弟而已,命中注定就是又窮又沒學問的人,還想考童生?下輩子吧!”

教室裏的學生冷嘲熱諷,對此不以為然。

他們口中所說的“陸鳴”,正是方才在窗外偷聽的十六歲少年,身穿破布衣衫,雖然生得劍眉星目,此刻卻和打雜的夥計並沒什麼兩樣。

而實際上,陸鳴正是通過給書院打雜的方式,不僅能獲得一點生活費用,還能夠讓書院裏的先生教他習字讀書。

江縣書院是本縣唯一的書院,陸鳴家裏平窮沒有錢買書,也沒有銀子請先生,所以隻能用這種方式過著艱辛的生活。

陸鳴在書院中,已有三年的生活時光。

為了能夠考中童生出人頭地,這是他唯一的出路,也是最艱難的路。

童生是儒道境界中的初始文位,也是正式成為讀書人的唯一標準,通過科舉考中童生的人,就能夠有資格參拜聖廟而獲得才氣灌頂,成為真正意義上的讀書人。

而在書院裏,也有不少像他一樣的寒門子弟,為了有朝一日能夠獲得功名而默默努力著。

挨打挨罵,逆來順受,在這樣的環境下生活,反而磨練了陸鳴的意誌,讓他更加堅定自己的目標和道路。

書閣是書院藏書的地方,其中典藏諸子百家的各種學說,共有七層樓高,每高一層,藏書就會相對減少,卻也越珍貴,也越難讓人看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