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太陽還沒有出來,天色剛蒙蒙亮,一層若隱若現的白霧籠罩在膠水之上。
此時剛剛進入四月,但還是有幾分春寒料峭。
春耕已經結束,田野裏冷冷清清,除了一群群覓食的鳥雀外,還有幾個早起的老農,收拾著剛剛播下種的麥田。
這是一個寧靜的早晨,但很快,一陣激烈的馬蹄聲打破了清晨的寧靜。
在夷安縣以西的官道上,一支由兩百多士兵組成的隊伍正疾速行軍,為首之人年級輕輕,穿著日常的長袍,目光深沉地注視著遠方的田野,正是朱吉。
在他身旁的是一名文官,北海國相國淵,特地陪同朱吉前來視察。
“主公!”國淵指著遠方笑道:“順著這條官道一直走下去,大概中午時分就能抵達夷安縣的民屯區。”
國淵十分健談,一路上給朱吉介紹他推行的屯田政策,雖然大多時候朱吉並沒有說話,但國淵看得出,朱吉是在很認真地聆聽,他便興致勃勃地說下去了。
不過有一點讓國淵為難,那就是朱吉不願意通知夷安縣的官員。
他一路介紹風土人情,隊伍又走了一個時辰,這時他們已經從一片林地走出,進入了廣闊的屯田區。
這裏是膠水的衝積平原,土地肥沃,水源充足,向來是北海的產糧重地之一。
可以說,除了濰水和汶水的衝積平原,膠水衝積平原是整個北海最富庶的中心之一,掌握了這片區域,也就握住了北海三分之一的糧倉。
也正是這個緣故,建義中郎將黃儀率領兩萬屯田兵駐守和徐州交接處的平昌縣,發展軍屯。而朱吉來到北海視察的第一站則選擇了膠水沿岸的夷安縣。
隊伍從田野中的小道走過,朱吉見田地裏有不少農民在幹農活,他又回頭看了看親衛們,眾人似乎都有點疲憊了,便對國淵笑道:“子尼,休息一會兒吧!”
“正好,我也有點疲憊了,喝點水,休息一下再繼續趕路。”
朱吉回頭對眾人道:“大家休息片刻!”
一聲令下,親衛們紛紛尋找草地田埂坐下,取出水壺喝水聊天,而朱能和馮高則緊緊跟在朱吉身邊。
朱吉慢慢走進了田野裏,不遠處,幾名鋤地的老農正提心吊膽地望著這支軍隊,卻見他們為首大人向自己走來,幾名老農嚇得轉頭要走,朱吉卻叫住了他們,“幾位父老請留步!”
幾個老農不敢再走,紛紛回頭行禮,“這位大人有什麼事?”
朱吉盡量用一種溫和的語氣,滿臉笑容道:“想和幾位父老聊一聊,占用一點點時間,是否方便?”
幾個老農當然不敢說不好,不過朱吉和顏悅色也令他們心中稍稍平靜,眾人席地而坐,圍成一圈。
“幾位父老,今年春耕如何?”朱吉像聊家常般地隨口問道。
老農們對望一眼,其中一人搖搖頭道:“這些年黃巾賊肆虐,土地拋荒,今年雖然官府組織耕種,但隻怕比以前要減產兩成。不過來年就應該好多了。”
朱吉點點頭,這倒也是實情,土地拋荒多年,再次耕種,確實會受到影響。
這時,國淵也走了過來,他坐在朱吉的旁邊。
朱吉微微笑道:“幾位父老覺得屯田製度是否有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