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很早就知道獵取動物當食品,栽培植物收獲糧食,掌握並發展了與人類生活密切相關的畜牧業和農業。但是,最古老的微生物卻一直默默無聲地渡過了漫長的歲月,即使人們已經在物理學、化學、天文學和其他許多方麵已經取得很大成就的時候,對於微生物王國幾乎是一無所知。盡管人們早已懂得利用微生物來釀酒、發酵、造醋,但由於它們太小,人的肉眼無法看到,人們仍無從知道它們的存在。

直到300多年前,列文虎克製造出了世界上第一架能放大200倍的顯微鏡,人類才在顯微鏡下看到了微生物的身影。

偉大的看門人——列文虎克

列文虎克(1632-1723年),荷蘭人。列文虎克出生在一個貧窮的家庭,16歲的他就離開了家鄉,來到了荷蘭的首都阿姆斯特丹,在一家雜貨鋪裏當學徒。白天,他忙著幹活,一到晚上,店鋪關門後,他就借著燈光讀自己喜歡的書。這段時間,列文虎克從書本上學到了許多東西。他從書中知道了天空、宇宙,也從書中認識了許多動物、植物和小昆蟲。雜貨鋪的隔壁是一家眼鏡店,他有空就向師傅們學習磨眼鏡片的技術。他還從一些手藝人那裏學會了做金銀飾品的手藝。在六年的學徒生活中,他學會了許多在學校無法學到的東西。

列文虎克

當列文虎克知道通過磨製的玻璃片可以將小的東西放大後,產生了一個新奇的想法:如果能製造一種可以把看到的東西放大許多倍的特殊鏡片,用它來觀察微小的事物該有多好!

列文虎克的學徒期滿後,他開始為謀生而四處奔波,可一直沒有機會實現自己的理想。幾十年過去了,最後他回到故鄉做了一個看門人。看門人工作非常清閑,利用自己充裕的時間,他開始了艱苦的磨製顯微鏡鏡片的工作。經過許多天的辛勞,他終於做成了可以放大近200倍的世界上第一台顯微鏡。

顯微鏡做好後,列文虎克開始到處收集微小的東西放到顯微鏡下觀察。有一次,他從牙縫裏取下牙垢,然後放在顯微鏡下觀察。他驚奇地發現:牙垢裏竟然有許許多多小生物,它們像魚兒一樣來回遊動。他仔細地把看到的東西畫在本子上,並詳細記錄了觀察的結果。

列文虎克的顯微鏡

從此以後,列文虎克每天都在不停地觀察著、記錄著,他的標本越來越多。他把這些觀察結果寄到英國皇家學會,引起了全世界的轟動,人們都在議論著這個微小的尚不被人所知的世界。人們從世界各地來到列文虎克的家鄉,想要看一看這些居然連肉眼也看不到的微小生物。列文虎克通過自己親手製作的顯微鏡,第一個觀察到了細菌。但由於當時的科學還不發達,就連列文虎克自己也不知道他發現的這些細菌到底是些什麼,他隻是把它們叫做可愛的“小動物”。

微生物學的奠基人

——巴斯德

隨著科學的發展和工業技術的進步,在列文虎克發明顯微鏡一百多年後,顯微鏡的製造技術也在不斷地進步。顯微鏡的放大倍數以及它的性能質量都得到顯著提高。科學家們利用顯微鏡觀察了許多物體,並在高山、海洋、河流、沙漠等地都發現了微生物的足跡。

但是,當時的人們仍然不明白,細菌等微生物到底與人類有什麼關係?細菌在人類的生活中起著什麼作用?在當時,這就像一個謎一樣擺在人類麵前,許多科學家都研究、探索這一問題。在科學家的努力下,微生物世界的秘密開始逐漸被人們認識,第一個完整揭開細菌秘密的是巴斯德。

巴斯德(1822-1895年),法國微生物學家、化學家,近代微生物學的奠基人。1822年巴斯德出生於法國東部的阿爾布瓦,早年就讀於巴黎高等師範學校,在校期間曾癡迷於化學,並在學生時代就已經取得了重大成績。後來一次偶然的機會,促使巴斯德的興趣轉移到研究微生物上來。1855年,他正研究分子的不對稱性,實驗用到的酒石酸鹽溶中常常長黴。本來這是件很平常的事,對很多人來說這種變壞的製劑扔掉就算了,但巴斯德不這樣。他仔細研究了不同構形的酒石酸鹽對黴菌的易染性,結果他發現黴菌隻利用D型酒石酸鹽。於是一種利用生物法分離酒石酸異構體的簡單而巧妙的方法被他發現了。同時在這過程中,奇妙的微生物世界引起了他極大的興趣。後來,他在裏爾大學任教期間,為了解決酒變質等問題,他開始正式與微生物打交道,從此與微生物結下了不解之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