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楔子(1 / 1)

天下分九州,九州化百府。百府建千城,千城統萬裏。

西涼州人煙稀少,東齊州地廣物博,北雲州民風彪悍,南楚州欣欣向榮;西北幽州養惡人,東北燕州萬法門。西南蠻州百毒生,東南青州五行門。中州法統起源,百朝來賀。是謂:幽涼蠻,雲中燕,齊楚青,九州興。

這方世界,武道大行於天下,諸子百家各建其說,但其中以佛道兩門最為興盛,執各家之牛耳。道家講究五行齊聚,陰陽調和,武學涉獵極為廣泛,所修內力極為溫和,所謂有教無類,追求天人合一。佛家為外功之鼻祖,又創出諸多絕學,有“天下武技,皆出佛門”之說。

修武者,外煉筋骨皮,內練一口氣。一口內氣煉髒腑,通經脈。煉精化氣,通神合道,成就先天。其意為最初練武的人,當以打磨身體為先,轉而練出一口內氣,進而用這口內氣繼續打磨身體,也借機壯大。煉體由外而內,用內氣精煉五髒六腑,直至煉血如漿,煉髓如汞,然後打通身體正門八脈,奇門十二經。最終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合道,轉而修出真元成就先天,成為一代宗師。

諸如道門四教中的太玄門、小道教、純陽宮、四極殿的曆代掌教,佛家三宗中的萬法門、蘭葉寺、禪宗的每任方丈,均是先天強者,動則摧枯拉朽,崩山填海。或許多少有些誇張的成分,但這可不是空穴來風,定有他的道理。先天強者被世人稱為陸地神仙,種種神通,各種神奇在人世間廣為流傳。

譬如太玄門初代掌教太玄子一劍西來滅天山;小道教創始人騎驢道人三滅惡人穀;純陽宮一代宮主純陽內功起死回生;四極殿四極殿主與太玄子大戰三天後大呼過癮,從容離去;萬法門老門主一力扛山救千人;蘭葉寺主持法師金口佛印,一誦六法動中州;禪宗老師傅精修三年,滴水不沾,粒米不食,法成一腳踏山,一步千裏。諸此種種,廣為頌唱。

江湖便是如此,紛擾無數,傳奇無數,總有人去追尋那強者的步伐,想要成為那受世人敬仰的宗師,希望將來有自己的一段傳說。所以千百年來,武林紛爭不斷,廝殺不斷。恩怨情仇,權勢欲望,你來我往就是江湖武林最基本的基調。俠者,武林正義之士,行道義之事,管不平之事。行者,武林奔走之士,記錄江湖武林的紛紛擾擾。其中江湖百曉生,九州萬象閣,上知天,下曉地,包羅寰宇,清楚天下江湖各種事兒。一百年前,百曉生和萬象閣閣主共同發布了江湖百事榜和曆來十二大經書榜後,頗受天下人的爭議,席卷了整個江湖武林。後來百曉生所發行的各個排行榜漸漸為越來越多的世人認同,直至完全接受;而萬象閣的出售的消息也是最快最準的,而且保密措施十分到位,從此無數人紛紛向萬象閣購買消息,兩大機構朝氣蓬勃。後有先天強者眼紅這兩個勢力的金銀,且不服氣自己的排名,想強行毀滅萬象閣和百曉生,給他們些教訓,卻不料被萬象閣閣主,一掌拍死,世人震驚,從此再無人敢向他們這兩個巨頭挑釁。而隨著發展,漸漸這兩個機構共同組成一個勢力,且成為不弱於道門佛教的後起新秀流派,被天下人同道門佛教並稱為九州三大宗家。當然也多了萬象閣閣主的傳說,翻掌從容滅先天。

多少年來,有的勢力新起,必然有的勢力衰落。八十年前,殺生劍齊昊憑借自創的三死劍法(殺生劍法、歸根劍法、無生劍法)劍挑九州所有劍客,後因專心致經,歸隱齊州老家創立藏劍山莊,並自己改名為藏劍客,創出三生劍法(養劍術、有生劍法、藏劍式)和心法三生三死決,後被百曉生列為有史以來十大劍客排行榜的第四。其死後,他的三個徒弟謝姓,連姓,胡姓為其建立劍塚,並聲稱按老師遺願,天下有緣人皆可每五年來此劍塚感悟一次家師所留的劍勢和劍招,自此藏劍山莊在江湖中站穩腳跟。五十年前,青州分裂多年的五行門再次合五為一,成為武林裏不弱於四道門三佛宗萬象閣的又一頂級巨頭勢力。所謂:金堂,刀出百丈,精光拔地起;木堂,點草石成丹,藥到病除;火堂,槍出如龍,吞吐似火;水堂,浪裏白條,海中遊龍;土堂,刀槍不入,百法不侵。三十年前毒夫杜蒼生一手化骨手,一手斷腸指陰遍天下多少好手,自稱要度盡蒼生。隨後武林發布江湖追殺令,各派紛紛追殺毒夫,其間又死了不少人,結果毒夫走進蠻州絕命瘴林,不見蹤影。二十年前上代百曉生龍首列出天下最陰毒的五門功夫:辣手摧心--碎心掌,斷子絕孫--絕脈手,骨化骼消--化骨手,肝腸寸斷--斷腸指,人去魂飛--折脊手。並且呼籲天下人共同禁止修煉此五種功夫。漸漸地天下進入最平和的一段時間。

直至一天,萬象閣向世人透露了一則消息,世人震驚,從此江湖又起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