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學者認為,怪火的出現與地震關係緊密。美國科學家曾對圓柱形的花崗岩、煤、玄武岩、大理石岩等多種岩石試樣進行壓縮破裂試驗,結果發現當有足夠大的壓力時,這些試樣便會爆炸性地碎裂,在幾毫秒內會有一股電子流釋放出。周圍的氣體分子正是在這股電子流的激發下發出微弱的光亮。這些樣品若被放在水中,水也會因它碎裂時產生的電子流發出亮光。因此,當發生強烈地震時,很多的岩石破裂,破裂過程中釋放的電子流足以產生讓人感到眩目的光亮。
但怪火現象極為複雜,可能是因為不同的原因造成的,所以海火也具有不同的特征。但海火現象確實存在,且其形成機製我們尚未完全弄清,尚待我們繼續探索。
神奇的南極威德爾海
在南極,有一個極為神秘的海叫做威德爾海,許多探險家因為它的魔力而視其為畏途,那麼,威德爾海到底具有什麼魔力呢?
流冰的巨大威力是“魔海”威德爾海最大的魔力。南極的夏天,在威德爾海北部,經常有大片大片的流冰群出現。這些流冰群首尾相接,像一座白色的城牆,連成一片,有時還會有幾座冰山漂浮於其中。有的冰山有一兩百米高,方圓兩三百平方公裏,就像一個大冰原。
那一陣陣的隆隆響聲就是在這些流冰和冰山的相互撞擊時發出的,在流冰群的縫隙中船隻航行異常危險,說不定什麼時候流冰就會把船隻撞壞或者駛入“死胡同”,再也無法衝出流冰的包圍,使航船永遠留在這南極的冰海之中。1914年,威德爾海的流冰就吞噬了英國的探險船“英迪蘭斯”號。
在威德爾的冰海中航行,風向對船隻的安全意義重大。在刮南風時,流冰群會散向北方,這時就會有一道道縫隙在流冰群之中出現,在縫隙中船隻就可以航行。如果北風刮起,流冰就會擠到一起,船隻就會被包圍。這時即使流冰不撞沉船隻,船隻也無法從這茫茫的冰海中離開,在威德爾海的大冰原中至少要呆上1年,直到第2年夏季到來時,才可能從威德爾海脫險。但是這幾乎是不可能的,由於1年中隻有有限的燃料和食物,特別是威德爾海冬季暴風雪肆虐,絕大部分陷入困境的船隻難以從威德爾這個魔海離開,它們將永遠在南極的冰海之中“長眠”。所以,在威德爾海及南極其他海域,一直有“南風行船樂悠悠,一變北風逃外洋”的說法流傳。至今,各國探險家們還不敢違背這一信條,足見威德爾海“魔力”之大了。
威德爾海的另一魔力就是絢麗多姿的極光和變化莫測的海市蜃樓。船隻航行在威德爾海中,就像飄遊在夢幻的世界裏。它那變幻莫測的自然奇觀,既使人感到神秘,又令人恐懼。
有時,船隻正在流冰縫隙中航行,突然陡峭的冰壁出現在流冰群周圍,好像冰壁將船隻包圍,擋住了去路,似乎再沒有出路,使人驚慌失措。霎時,這冰壁又不複存在了,使船隻轉危為安。有時,船隻明明在水中航行,突然間好像開到冰山頂上,船員們頓時被嚇得一個個魂飛膽喪。還有,當海麵被晚霞映紅時,眼前常會有金色的冰山出現,倒映在海麵上,好像砸向船隻,令人虛驚一場。在威德爾海航行,大自然時時在向人們顯示它的魔力,使人們始終處在驚恐不安之中。不知有多少船隻被大自然演出的這一場場鬧劇引入歧途,有的受幻景迷惑而進入流冰包圍的絕境之中,有的竟為避虛幻的冰山而與真正的冰山相撞。
海洋裏有沒有美人魚
自古以來就有不少關於美人魚的記載。2300多年以前,巴索斯——巴比倫的曆史學家在《萬代曆史》一書中寫到美人魚,他說美人魚形似魚,但還有一個像人的頭長在魚頭下,身體下部有一雙與人一樣的腳和魚尾相連。此人魚用人類語言講話,發音清楚,能引導人們洞察科學、文字和各種藝術,有著天賦的理性,這種巴比倫的魚種,每天日出時浮上海麵,日落則潛入水中。17世紀一本《赫特生航海日記》於倫敦出版,書中對美人魚的描寫是這樣的:“人魚露出海麵的胸和背和一個女人極為相像,它的身體大小和一般人一樣,白色皮膚,長長的頭發披在背上,在它潛水下去時,它海豚似的尾巴可以被人們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