豔陽高照,和緩的微風吹過,院子裏垂柳枝條微微搖曳,槐樹葉片閃動,陽光透過枝條和樹葉間縫隙照在院子裏,在文萃書局後院裏撒下大片閃爍晃動的樹蔭。
高道乾坐在老槐樹下樹蔭中,一邊品著茶,一邊看著在工坊裏進進出出、忙碌的夥計小廝。
昨晚高道乾拉了兩支曲子後,招來眾人一片驚歎,不待眾人散去,耐得翁又適時說將《三國演義》,眾人初時隻是抱著好奇,都想聽聽這曲子拉得出神入化的少年人寫的平話又如何模樣,一聽之下頓時都被吸引,偏是那耐得翁雖然年歲不小,可這聲音洪亮圓潤,說講起來更是繪聲繪色,把這《三國演義》說將的精彩至極,以至於前三章書稿竟然被這些聽眾反複要求重新講說,甚至趙與莒、史宅之、史嵩之和那鄭士昌都聽得入神,史宅之和趙與莒更是拉著高道乾連連催問後續如何?史嵩之連連讚歎中更是頻頻催酒,那錦波春竟然被幾人喝下十瓶,直到高道乾寧酊大醉才罷手。
一早起來,高道乾隻記得雲娘子早早賣光了那一擔子油炸黃菽和戎菽,至於如何回來的,就一概不知了,還是董歆告訴他,昨晚是雲娘子引著一位姓趙、兩位姓史的官人著幾個小廝把高道乾背回來的。
看著董歆紅著眼睛從工坊裏出來,還有些頭痛的高道乾強自打起精神,笑著招呼董歆過來坐下。
董歆帶著老何幾個雕工,還有十幾個夥計小廝,昨晚忙了大半宿,趕印了兩千份散紙,隻睡了一會,高道乾早上醒來知道後,又催著董歆再加印一千份,董歆隻好又把睡下不到兩個時辰的幾個雕工和那些夥計又喊起來,不停手地忙到現在,也隻印出三百多份。
“大郎,這兩千份我都擔心賣不完,再印下去。。。。。。你看是不是先停停。”
“不要停,先不說那些經史、詩文、楹聯,就是這平話,就會有許多人來買,昨晚在北瓦試講三章,效果極好,這《三國演義》用不了幾天就會傳開去。”
頓了頓高道乾又道:“咱這散紙連載的平話,是每期四章,有一章昨晚沒講,知道咱這散紙上有連載,就會有許多人來買。”
見說不動高道乾,董歆苦笑著轉開話題:“大郎,若是再要多印也可,每份的售價是否要降一些?”
高道乾定下每份散紙售價50文,這是高道乾仔細考慮過的。他的散紙現在在臨安是獨一家,甚至在幾年之內也是會如此,其二則是他的平話是別人比不了的。不過,這種狀況估計不會持續時間過長,幾年後總要出現競爭,若想在競爭中立於不敗,這幾年就必須使自己盡可能地壯大起來,這樣他就可以找到最好的人才,吸引到最好的文章詩詞,甚至一些名家大儒也會以在他的“大宋文萃”上刊載文章為榮。
“價格也不要降下來,否者容易讓人把我們的《大宋文萃》和那些小報混為一談。”
見董歆還是有些擔憂:“董兄,你也不要過於擔心,我給你出個法子,你說臨安城哪裏讀書人多?”
“自然是紀家橋附近,國子監、太學、武學,還有錢塘縣學都在那裏。再有就是淩家橋那裏,臨安府學在那。剩下的就是水門外的西湖還有三省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