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霸道少年(2 / 2)

張振雖然麵色平靜,可心裏還是惱怒少年出手傷人,對那老者連聲道歉就是不發一言,眼見著那少年火氣又竄上來,高道乾急忙詢問老者為了何事和夥計動手,老者這才滿臉愧色地述說起經過。

原來,這老者姓李名同,乃是棗陽軍一個指揮使,早年跟隨京湖製置使趙方,三年前趙方死後,又跟隨趙方之子趙葵。隻是這趙葵年前改任瀘州通判,棗陽軍由他人統領,一幹舊將皆不得誌。

李同年老,更被棄置不用,無奈之下就自請了一個棗陽軍臨安留守的職務,想在臨安就此養老。

南宋時,京外各軍均在臨安設有留守,就如後世各省駐京辦一般,專司接待本軍來京人員以及辦理本軍和朝廷各部一應事項。

李同並沒有家眷,離開棗陽軍中時,便帶著這幾個收養的軍中遺孤前來臨安。趙方平日清廉,李同更沒什麼積蓄,這一次長途跋涉來到臨安,手中隻剩下二百餘文錢,偏又在棗陽軍臨安留守處沒尋到人,見幾個孩子都餓了,便來到這曹婆肉餅鋪,哪知道這幾個孩子在軍營清減慣了,又旅途勞乏,吃起這肉餅便停不住,結賬時老者這二百餘文竟然沒夠肉餅錢,隻好報了名號,說是明日接了差事就來結賬。是夥計多了幾句嘴,說了些雜言碎語,這才惹惱了這隨行少年。

這少年卻不是軍中遺孤,而是幾年前趙方還再世時,孤身從金人占著的鄧州穰城跑過來投軍的。雖然年少,可卻力氣驚人,又使得一手好拳腳,甚得趙方喜愛。隻是這少年脾氣燥烈,除了趙方和趙葵,再有這李同外,其它人都呼喝不住,往往一言不合就與人動拳腳,趙家父子在棗陽軍時還好,沒了趙家父子佑護,很是吃了許多苦,此番李同來臨安,便把他也帶過來。

趙方多年抗金,是大宋少有的名將,在臨安百姓中聲望一向甚高,聽說李同是趙方舊屬,張振心中火氣早就消了,對於李同的道歉,也連連搖手直說無妨。

聽了李同解說,高道乾對這霸道少年愈發來了興趣,雖然他不知道鄧州穰城在什麼地方,不過聽少年一口河南味,想是這鄧州穰城就在河南。

見解釋清楚,高道乾心中又有事,不能多呆,回身從還和那霸道少年直瞪眼的鄭烈手中取了三貫銅錢,遞了一貫給張振,說是給受傷夥計湯藥錢,又把餘下兩貫遞給李同。

“李大哥,也不知你明日是否能尋到人接了差事,這兩貫錢你先拿著使用。”

李同想要推辭,可看了看身邊的幾個孩子,隻好苦笑著問了高道乾的姓名後接過,再三叮囑高道乾過幾日就來棗陽軍留守處尋他。

高道乾又向張振告了罪,又問了那霸道少年姓名,才知道少年叫劉整。雖然高道乾肯定和這劉整從未見過,可心中卻感覺和劉整很熟悉,至少是以往聽過這個名字,隻是一時卻想不起。

出了曹婆肉餅鋪,隨著禦街上川流不息的人流走不多遠,董歆正要埋怨高道乾生肉的事情,身後卻有人喊道:“前麵小官人,且請留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