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十六年,春三月。
江南三月,早已是花紅柳綠,鶯歌燕舞的大好時節。隻不過,江南三月,也正是細雨霏霏,晴雨轉換極快的時節,剛剛還是“千裏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的陽光明媚大好春光,不知不覺間,滿眼就突然變得是“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的別讓景色。
而剛剛這場突如其來的細雨天氣,隻過了一小會,就又驀然變得豔陽高照,綠樹紅花交相掩映,大片金黃顏色的油菜花間,成群粉蝶對對翻飛的晴好天氣。
這不,坐在遮蓋著蓑草覆蓋的糧草車上,緊靠著車上糧朵大半身子鑽進蓑草中盡力躲雨的高道乾,身上早上剛換過的素紗圓領袍服和頭上的月白襆頭,在這一陣細雨中早已變得濕漉漉的,菱紗質地的袍服緊緊貼在身上,讓高道乾好生難耐。好在隨即陽光明媚,照在潮乎乎袍服上暖洋洋的,這才讓高道乾有些沮喪的心情慢慢好了起來,也才有了心情一邊和趕車的漢子有一搭沒一搭閑聊著,一邊欣賞著河堤兩旁的景致。
高道乾所坐的糧車並不是一輛,而是十幾輛,是向臨安運送糧米的,這一隊糧車此刻正走在楊柳輕垂的河堤上。
寬闊的河堤上,大小車輛穿梭往來,來往乘馬、騎驢、挑擔、背簍的商客、百姓交錯走過,間或還有各式轎子,在頭上冒著汗珠的轎夫微微喘息聲中間雜其間。
這河堤下麵,綠波蕩漾的河水,正是著名的京杭大運河。
京杭大運河,南起餘杭,北至涿郡,全長1797公裏,在兩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末期就開始建造,最早一段是春秋時期吳國所建的邗溝,引長江水入淮,以後不斷向南北發展延伸,隋煬帝時更是大規模擴展整治,才有了這時的模樣。
糧車隊的另一麵,阡陌縱橫黃綠相間的大片農田裏綠意盎然,蜂飛蝶舞綠柳成行,一片片池塘、水田,一條條河道、溝渠,亮閃閃鑲嵌在充滿生機的田野中,好似晶瑩剔透的水晶和華美的玉帶裝點著這秀美江南水鄉。結束一天勞作的農夫們,此刻正三三兩兩肩抗耘蕩、耬鋤,趕著耕作牛馬悠然行走在綠柳阡陌間,更有牽馬、騎牛的孩童們,在大人們前後嬉笑玩耍。
看著這一片好似畫卷的嫻靜田園風光,恍惚間,高道乾仿佛聽見了若有若無的笛聲遠遠傳來。
望著那些嬉笑玩耍的孩童,高道乾不禁油然想起宋代詩人雷震的那首《春晚》來。
“草滿池塘水滿陂,山銜落日浸寒漪。牧童歸去恒牛背,短笛無腔信口吹。”
其實,比起雷震這首《春晚》,高道乾更喜歡後世一首描寫江南微雨時節的詩句。
“江南三月微雨茫,羅傘疊煙濕幽香。夏日微醺正可人,卻傍佳木趁蔭涼。霜風清和更初霽,輕蹙峨眉鎖朱窗。憐卿一片相思意,猶恐流年拆鴛鴦。”
高道乾覺得,這首詩描繪的江南微雨時節更加讓人浮想聯翩,詩意清麗悠遠,更貼切描述出江南水鄉優雅嫻靜的氛圍。
隻不過,據高道乾所知,這首情景交融意味深遠的詩,原是一首英語詩,是後世人據原文譯成中文的。能把一首英文詩譯成一首令人回腸的古體詩,讓高道乾對這個不知名的譯者一直甚為佩服。
想到這些,高道乾不由有了吟詩頌詞心思,隨口輕輕吟誦起來。
“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隻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這是南宋詞人李清照的《武陵春.春晚》,聽著自己隨口吟出的這首李詞,高道乾不由心中一暗,幽幽歎口長氣,默默想起了心事。
坐在車上的高道乾,並不是宋朝人,而是時下流行穿越大潮中一個不知是幸運還是悲催的穿越者。
高道乾本是二十一世紀人,一場奇異車禍後就莫名其妙地穿越到了九百來年前南宋一個少年身上。
前世的高道乾身世很簡單,山西大同人,住在大青山下,家鄉因為臨近草原,半農半牧,幼時時常隨著精通中醫的外祖父上山采藥打獵,再加上家鄉尚武,自幼就練得一身好功夫,直到中學時才回到住在河南城裏的父母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