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太湖雙雄(1 / 2)

卻說蒙古孛兒隻斤部飲斡難河水而繁盛於草原,先有首領鐵木真被尊稱為“成吉思汗”,後有其孫忽必烈於開平即位,十一年後又改“大蒙古”國號為“元”。

至崖山海戰陸秀夫背少帝投湖,趙宋三百二十九年國祚至此殆畢,元得以一統中國。

荀子有言:天道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

元得享中原九十有八,其末群雄爭霸間九州天地裏漸漸走出一位“驅逐胡虜,恢複中華”的淮右布衣,此人便是日後建立大明的洪武皇帝。

這個故事正是從洪武皇帝朱元璋四子朱棣“靖難之變”後的永樂王朝開始講。

太湖湖上,畫舫中,一對男女朗聲對詩,引起湖中及岸邊人的圍觀。

離畫舫不遠處,兩名約莫十五六歲的孩童,對著畫舫上男女私下議論。

“好放青翰舟,堪弄白玉笛。”

“疏岑七十二,山雙露矛戟。”

“悠然嘯傲去,天上搖畫艗。”

那兩個孩童見二人對詩至此,畫舫上的男子已是力不從心不停在甲板上踱步思緒,遂各自發表自己看法。

“汰!這周公子,周幫主又騙姑娘來了,小奕你說他們背的是甚麼詩談的是甚麼情,我怎麼沒聽李夫子說過?”

那“小奕”頗為無奈地慫慫肩膀:“老孟啊,老孟啊,叫你平日不好好用功。你看,當下太湖周圍聚了這麼多人。孟大爺,這不是你出人頭地的好機會!高聲喊一嗓子管他娘的對錯,保管老孟你也算是名人了。”

那周公子依舊背對女子站在甲板上遲疑不決,眼見周圍人越聚越多倒是始覺答不上詩句的尷尬。

他與畫舫裏的白小姐同遊一月遲遲未能有所進展,這次見她登上自家幫派畫舫時雅興忽發隨口吟誦唐代皮日休的太湖詩作,一時心癢接了一句,是以之後二人你一句我一句,漸漸倒吸引不少遊客停舟觀望。

他遲遲答不出,那女子望著春風的醉眼倒是回過神來。

女子不再靠依圍欄,腳步督促地靠近試探問道:“周幫主是否因這太湖風景過於旖旎,以至於忘記這詩下一句呢?”

那周幫主是漕幫九江幫的副幫主,年紀約是二十七八。

此刻聽身後女子步行來逼問,轉身啞笑用扇子指著洞庭湖麵:“哈,春日的旖旎怎麼比得過白姑娘呢,我之前怕看著姑娘發呆忘詞,所以才盯著太湖水理著思路。”’

話語畢又在琢磨著詩句下一句。

那白姑娘看他一副傷神模樣,捂著嘴巴哼哧一笑,道:“這太湖潯兒也是第一次來,適才暖風吹的都想嗬覺哩。”

她說到“嗬覺”兩字不禁從衣裳袖口裏伸出潔白藕臂打了個哈欠,圍觀眾人見她困乏時嬌豔模樣更覺心笙搖蕩。

“不過啊,奴家要等你對完這一句詩再趕去畫舫裏補覺,晚上可得去春風樓好好耍一耍。”

那周幫主見她執意要自己對完詩才回畫舫休息,又聽她提起晚上春風樓一時浮想聯翩更覺口幹舌燥,可他偏偏忘記了這首皮日休的太湖詩下一句,隻能暗自著急。

焦灼之間卻聽不遠處傳來一聲響亮透徹話語。

“西風忽獵獵,驚波罨涵碧。倏忽雷一吼,須臾玉崖坼”

畫舫上一男一女聽這聲音滿是驚訝,來人不僅對了這一句更連下一句都替女子答了出來。

循聲望去,距這艘畫舫不遠處一艘破舊烏篷船上,一個十五六歲的少年,正齜著牙,眼珠烏漆發光望著這邊。

那少年赤腳跨立在烏篷船上,一手執著竹嵩,一手揉著鼻子。

少年身材壯碩而今正是滿臉喜色,盼望替九江幫副幫主解圍後能得到甚麼賞賜。

那周幫主正愁無法對出詩句,當下見這漁船上的少年已經說出詩句大概,用扇骨拍頭對一旁同樣驚訝地白潯道:“對,對,就是西風乍獵獵,驚波罨涵碧。倏忽雷陣吼,須臾玉崖坼,錯不了!”

言語畢見那漁船上少年仍舊目光灼灼,取下腰間的錢袋朝他擲去:“適才多謝這位小兄弟提醒,錢袋中銀兩純當謝意。”

那少年也是機敏,見這錢袋子飛來,撤了手頭的竹嵩,兩手並在胸前正是將它托接住。

掂了掂分量,眼角笑意更甚,不卑不亢自報家門道:“小人名叫孟伯熊,在此多謝幫主獎賞。”

話語畢,突然蹲下身子,拉起身旁一直蹲坐的另一少年,指著這少年道:“是我兄弟奕仲升告訴我,我才回答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