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雲遊(1 / 3)

飯王請子

淨飯王聽說太子得成正果已經六年多了,就對優陀夷說:“你現在應該去佛祖那裏,請佛祖回國。我們別離已經十二年了,我非常想念他,很想見他一麵。”

優陀夷接受了派遣,就來到佛祖居所,對佛祖說:“大王非常想念你,能不能回去看看大王。”並請求佛祖收他為徒,成就阿羅漢正果。

世尊心中想:這麼多年了,一直在外,是應該回國看看,也好化度父母。想到這就對優陀夷說:“優陀夷,你且先回國去,我隨後就到。”

優陀夷就先回國,向淨飯王等說了佛祖將準備回國。淨飯王非常歡喜,就命令群臣並全國的百姓,全都出城40裏去迎接佛祖。

終於迎來了佛祖回國那天,隻見佛祖端莊威嚴,儀表堂堂。父子見麵,飯王即對佛祖說:“我們離別多年了,現在才能夠相見。”大臣及百姓全都向佛祖叩頭禮拜。眾人看見那麼家,共選出500人,讓佛祖收他們為徒,隨侍佛祖的左右。

佛祖的弟弟難陀,也被度為和尚。難陀有一個仆人,名字叫優陀離。以前他曾經對佛祖說:“人的一生非常難得,而佛法更是無價之寶,那些尊貴之人全都放棄榮華富貴,我隻是個出身卑賤的人,還有什麼貪戀的呢?隻願佛祖慈悲,度我成為和尚吧。”

佛祖滿足了他的願望,讓他在自己的身邊隨侍。

今日難陀來這裏,對每個和尚紛紛行禮,惟獨對優陀離沒有行禮。佛祖說:“佛法如海,容納百川,隻有受戒早晚,不分貴賤,你不要驕慢。”難陀於是向優陀離施禮。

——《本行經》

率徒事佛

王舍城中有兩個僧侶,聰明而有智慧。一個名叫舍利弗,一個名叫目犍連,兩人都有100名弟子。他們兩人又是最親密的朋友,並且互相看重。他們曾發過誓,如果誰先獲得真道妙法,就一定要告訴對方。

一日舍利弗在路上忽然遇到和尚阿舍婆耆要進城去乞討,見他相貌威嚴端莊,仿佛人師,就上前搭話問道:“你的師父是什麼人呢?對你有過什麼教導呢?他演說什麼道法呀?”

和尚回答說:“我的師父是甘蔗(瞿曇)種姓,是天神與人間的老師,極富智慧和各種神通,世上沒有能與之相比的。我現在還年青,入道不久,知道的也很淺薄,怎敢擅自講述高深的佛法。但是我可以就我自己所知道的,為你說上一二。”然後隨口說出一段偈語:

一切諸法本,因緣生無主,

若解此法者,則得真實道。

舍利弗聽了這段偈語之後,茅塞頓開,心誌已脫離塵世牽纏,清澈得好像深山中的泉水,心中甚是歡喜。

了悟了佛法,舍利弗連忙回到住處,目犍連見他回來,麵容安詳,六根清淨,就問他是否得了真道妙法。舍利弗就把今天所遇之事,詳細說給他聽。

目犍連聽完這件事和這段偈語,也覺得清淨法眼。於是兩人就率領200名弟子去竹園拜望佛祖,遠遠地看見佛祖相貌端正莊嚴,心中歡喜,就請求出家,佛祖就把他們化度為和尚。

從此以後,佛祖與他的1250名弟子,在摩竭提國,廣度眾生。

——《因果經》

感化淫女

舍厘地方住著一個美麗的妓女,名叫阿末羅。她就像月中的嫦娥,龍王的女兒。當她聽說偉大的佛陀到舍厘來說法時,就主動把自己在城外的芒果園交給佛陀使用。這樣,佛陀可以在她那安適的樹蔭下以及她取樂的亭子裏休息。她擁有數不盡的財富,可她本人卻並不想去見佛陀,因為那種隨心所欲的快樂的生活使她留連忘返。

一天早上,她的仆人來對她說:“主人,我不知道是怎麼一回事,咱們這裏的王公貴族、黎民百姓都結隊前往芒果園去了。我問他們去幹什麼,他們都說:‘到那裏去是為了那個在樹下休息的人。’你知道,這個世界上根本找不到他那樣的人!他是太子,可是卻拋棄了他的王國而找到另一個更偉大的王國。”

她一聽哈哈大笑起來。她對新鮮事總是這樣敏感;“那好,快牽牛備車,我要親自去看他。”

天色還早,大街上空藹藹的,牛在尼拘院的樹和棕櫚樹中穿行,最後來到了芒果園的大門口停了下來。這時,太陽剛剛從地平線上升起。在園門口站著一個青年,穿著一件袈裟,一隻胳膊和肩膀裸露在外邊。阿末羅剛要進門,青年伸出一隻手來擋住了她,說:“女人,像你這樣怎麼好進這個園子?”聽到這話,她臉上的紅潤一下子褪去,變得蒼白可怕。這一向過著王後般生活的阿末羅,從來也沒有受到過這種翼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