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西方和日本的資本建立並由外國人管理的工廠,盡管也在使用廉價勞動力,但普遍提供了比當地企業更好的工作條件。很多外資工廠空間寬敞,通風良好,在炎熱的夏季,室溫會維持在室外酷熱的溫度以下。這類工廠普遍采用了有關工作日工時、勞動條件以及工人安全的標準,在克服最嚴重的超時工作的問題上也取得了可觀的進展。在這些工廠裏,一些來自貧困地區的年輕人也養成了現代生活的基本習慣,如守時、清潔衛生和遵守紀律等。10有大批外國企業在中國建廠。截至2000年,美國商會在海外的最大分會是在上海,日本在海外的最大商會也在上海,其規模是美國商會的兩倍。但上海的美國人、日本人和歐洲人的數量與台灣商人相比仍然微不足道。為何會有這麼多境外商人湧向一個法規仍不健全、專利保護也很差的國家?吸引他們的是這裏的勃勃生機:決策速度快,落實決策不必受複雜法律程序拖累,規模巨大的市場迅速成長。有些外國企業家抱怨自己被中方合作夥伴和當地政府所利用,但也有一些人發現,一定的法律保護,與精明的、善於解決問題的地方官員的可靠關係,向上級部門投訴的可能,這一切加在一起,足以提供誘人的機會,所以他們願意為此承擔任何可能的風險。
鄧小平接班人麵臨的挑戰
鄧小平所帶來的轉型的一個結果是,在他退出權力舞台後他的接班人將在未來很多年麵臨一係列嚴重挑戰。這些挑戰包括:
為全民提供社會保障和公共醫療。在鄧小平時代,政府雇員,包括大型國企的職工,都享受單位提供的公費醫療和福利,但這些職工隻占全部人口的一小部分。政府預算的規模過小,根本不足以為每個人提供退休保障、醫療和其他福利。在1980年代末,隨著市場作用的擴大,高收入人群能夠購買良好的醫療服務並自己解決福利問題。但是廣大群眾仍得不到多少醫療和其他福利。
鄧小平的接班人所麵對的問題是,缺少這些福利的人怨聲四起。因人口流動的增加所需要的保障措施,是單個的工作單位無法提供的,政府預算和合格醫務人員的數量仍不足以滿足日益增長的需要。隨著農村公社的取消,農村不再存在能夠及時提供急救和基本公共醫療服務的單位。隨著住房的私有化和國企在開放的市場競爭中所麵對的壓力,連大的工作單位也不再能提供足夠的福利。因此中國領導人麵對的挑戰是,增加合格的專業醫療人員的數量,更新設備,建立能夠為包括邊遠地區的窮人在內的全體國民提供醫療和社會保障的體係--所有這一切都受到國家預算的約束。達到這個目標可能需要幾十年時間,因此隨之而來的挑戰是,如何以使人覺得公平合理的方式分配現有的資源和設施。13重新劃定和堅守自由的界線。鄧小平曾麵對的最麻煩的問題,大概就是為自由劃定界線,使其既能滿足知識分子和一般民眾的要求,又能讓領導人維持社會秩序。天安門事件之後,民眾普遍害怕要求更多自由,但這種膽怯不會永遠存在。出版物數量的增多,互聯網和移動電話的驚人擴張,使得對官方認定的危險思想的傳播更加難以控製。
和鄧小平一樣,鄧的接班人擔心,如果容忍各種不同觀點的自由表達,就會釋放出公眾反對聲音的狂潮,再次導致破壞社會秩序的示威活動。中國領導人所麵對的挑戰是,如何找到能讓民眾感到合理而願意接受的邊界,然後想辦法守住這條得到認可的界線。如今現代通訊技術日臻複雜先進,力圖逃避控製的人又極具創造力,政治領導人能夠做到控製民眾的思想、避免發生變亂嗎?
遏製腐敗。鄧小平在台上時一直讚成懲辦腐敗大案,但是當地方幹部為了促進四化、加快經濟發展而悄悄違法時,他並未嚴厲追究。鄧小平接班人所麵對的問題是,各級幹部都在想方設法地撈外快。政府官員、醫生和國企領導人都經常收紅包。掌握著土地和建設項目審批權的幹部不但直接拿好處費,還以低於市場的價格購買股份和資產,參加宴請,享用豪車。無論地方還是部隊的幹部,都會向有權提拔幹部的人送好處。年輕人要給征兵的人送錢才能入伍。高層幹部麵對的挑戰是,這些做法現在已到處泛濫,雖然不是所有人都如此,但眾多幹部或其家屬牽涉其中,使克服這類問題變得極為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