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雙溪鎮正值廟會,戲台上偶見故人(1 / 2)

清泫老僧和霆雲小和尚慢慢踱步回到鎮子上的時候已經是天光大亮。

用罷了早飯,結了住店的銀錢,老和尚和小和尚來到雙溪鎮的街上。

正值鎮上的廟會,街上著實熱鬧。霆雲小和尚畢竟是小孩兒心性,也是愛熱鬧的,如何能不逛一逛。

小和尚舔著糖人,拽著師公,尋著聲音,來到最熱鬧的這地方。這裏是街市的中心,一個不算很大的廣場。此刻,這裏搭著台子,一波打把式賣藝的人正在賣力表演,周圍被圍得裏三層外三層。

賣藝也沒有什麼新的節目,不過是口吞大寶劍、胸口碎大石、噴火等玩意兒,是江湖上“金瓶彩掛,平團調柳”中的“掛門”,沒什麼真功夫,都是靠著技巧和道具做出一些炫人耳目的效果招徠觀眾,同時換取一些賞錢。

“各位鄉親,各位父老,走過路過不要錯過。”台上搖旗的大漢肌肉虯結,正來回踱步,環顧台下的眾人,“兄弟我爹生娘養,總有個名,請各位鄉親父老記一記,兄弟名叫樊飛虎,江湖上喝號虎牙子。今日率領一眾弟兄來到貴寶地,不為做官,不為發財,隻為江湖傳名。兄弟初來乍到,在鄉親父老麵前露露功夫,大家解悶兒,我也留下個好名聲。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腳踏貴地眼望生人,城牆高萬丈全靠朋友幫。各位兄弟姐妹叔叔大爺,給我鼓鼓掌喊一喊呀,也讓我有勁兒給大家賣力氣表演嘍!”

隨著他的言語,台上鼓聲咚咚想起,跟著也掀起了百姓的氣氛。

大漢樊飛虎說的是行業的唇點,也叫春點。作用是渲染氣氛,聚攏行人,拖延表演時間。百十年來,這唇點也沒怎麼變過,所表演的東西也就那些,可是百姓總是愛看,每逢廟會,若是沒看著賣藝的,就好像缺了點什麼。

“把勢把勢,全憑架勢,沒有架勢,不算把勢;光說不練,那是假把勢;光練不說,那是傻把勢。”眼看著台下聚滿了人,樊飛虎話題一轉,開始表演。

先是口吞寶劍,惹來台下高聲喝彩。台下自然有少許人,看出那口吞的寶劍裏帶著鏰簧機關,能伸能縮,可是他們唏噓的聲音被眾百姓的歡呼聲所掩蓋。有趣的是,那些看出破綻的人依然駐足不離去,仿佛從假的東西裏能等出真的東西。

在眾人的歡呼聲中,有學徒手心朝下攥著銅鈸到人群中討賞錢。手心朝下是行業規矩,因為隻有乞丐才會手心朝上管別人要錢。其實給錢的人並不會注意對方的手心是朝上還是朝下,賣藝的這樣做,隻是做給自己,讓討賞錢這事兒顯得名正言順。本來沒有真功夫,隻演一些虛假的東西唬人,這已經淪為下九流了,還要特意地區分和乞丐的不同,不知是在騙別人還是在騙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