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剛剛升起,位於天朝西北部的一個村落便熱鬧了起來。
女人們忙著埋鍋造飯,男人們則圍聚在年過七旬的老村長周圍。
今天,對於他們來說,絕不尋常。因為,他們將在今天日出之時做出決定自己的命運的抉擇。
看著周圍的人差不多聚齊了,年邁的老村長頓首說道:“鄉親們,軒轅一族自開天辟地以來便是這九州大陸的主人,奈何造化弄人如今我們隻能在這西北苟且偷生。我們的家園,最富饒的中原被昔日的手下敗將和外來的蠻人所霸占。我等實在是虧對軒轅氏的列祖列宗啊。”
“軒轅不死。。軒轅不死”男人們被老村長的話感染,喊起了在遙遠的那個年代,祖先們喊出的悲壯的口號。
老村長微微的點點頭,繼續說到:“今日,經過數百年的臥薪嚐膽,軒轅一族將開始奪回家園之路。為了我們的後代,為了軒轅一族,我等務必盡力。”
“軒轅不死。。軒轅不死”沒有更多的語言,仿佛這一句話提供了無窮的動力,將帶領在場的每一個人複興軒轅族正當眾人群情激昂的時候,一匹快馬從村口飛馳而入,眨眼功夫便來到了眾人的麵前。不等眾人發問,從懷裏拿出一件物品,高聲喊道:“我乃族長特使,這是龍型金令。奉族長之命,帶諸位前往南城集合。”
老村長一聽,頓時兩眼放光。因為他心裏明白,該開始的終於要開始了。當他還是個小孩的那個年代,他的爺爺便告訴他複興軒轅奪回中原,每一個軒轅子孫責無旁貸。一想到這裏,老村長的血液似乎沸騰了,高聲回道:“特使大人,我小山村四十號男丁集合在此,請特使調遣。”
特使滿意的點了點頭,說道:“好,老村長。您留下十人,帶領老幼準備好向深山轉移。其餘的兄弟吃完早飯便到南城集合”說完這句話,特使向所有的人拱拱手,繼續說道:“各位兄弟,我還要去別的村傳令,我們南城見。”說完後便策馬飛馳而去。
南城,天朝西北郡內的一個城市。四百多年前,來自塞北的午氏攻陷朱雀關殺入中原後,將當時天朝最大的兩個民族軒轅族和炎族分別安置在西北郡和東海郡。為了鞏固政權,允許兩個氏族在各自的地方自治。但是,朝廷對於天高皇帝遠的兩個氏族並不是完全信任,除了在青龍關和白虎關派駐重兵外更是在兩個郡設立了將軍府,嚴密監視著他們的一舉一動。就這樣過去了四百多年。昔日最大的氏族軒轅族在西北郡也站穩了腳跟,除了將軍府駐地玄城外每一個城鎮每一個村落幾乎都是軒轅族人在休養生息。曆任軒轅族長同時被午氏朝廷封為西北郡郡主,除了為防止邊疆生變駐紮的西北大營軍隊和駐紮在玄城用於節製他們的玄城軍外,西北郡一切地方事物都由其管轄。這也為今日軒轅族的命運轉折,創造了條件。
如今的軒轅族長,叫展鵬。今天,他將帶領自己的族人從南城出發。進攻青龍關外所有天朝勢力,從而徹底掌控西北郡。為將來的軒轅複興,打下基礎。
早就起床的展鵬站在高台上,正在凝視眺望東南方向,那裏就是他們的目標-西北郡最大的城市玄城。凝視許久後,轉身對跟著的兩個中年人說道:“東庭,劍川。今日之事,你二人覺得成功的希望多大。”
“族長,西北大營的軍隊已經進入青龍關,正在向中都開進。青龍關的駐軍據線報也將於今日分兵三處,一部駐進西北大營,一部駐紮青龍關。剩餘兵馬隨西北軍東進。”說話的中年人叫江東庭,他不但是南城城主,更是展鵬的發小。兩人關係極為親密,任何事展鵬都會問問他的意見。
“族長,不但西北大營主力都離開,隻留了區區五千人鎮守邊疆防止意外,堂堂青龍關十萬駐軍,一分為三後五萬東進,三萬前往西北大營。如此雄關隻派兩萬駐守,實在天助我也。”此時說話的中年人叫司劍川,軒轅族在深山秘密特訓了七萬軍隊的任務便是有他完成的,一身威武的鎧甲,配上一張黑臉,頗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氣勢。
“嗯,兩位老哥。今日之事,我軒轅族籌劃了幾百年,也忍了幾百年。如今朝廷兵變,四方大軍都被午神王和子坤召入關中勤王或者奪權,對於我們來說實在是最好的一個機會。”展鵬帶著一絲微笑的說道“軒轅不死。。軒轅不死”身為軒轅族的每一個人都記得那句口號,江東庭和司劍川自然也不例外。
“但是,這個最好的機會也是軒轅族最後的機會。不管朝廷內變誰贏了,如果我們不能成功,必將遭到朝廷最殘酷的打擊。到那個時候,軒轅一族恐怕就真的走到頭了。”展鵬話鋒一轉,高聲的說出了這句話,不但身後二人雷霆一震,連高台周圍的衛士都聽的清清楚楚。
“我等必將上下齊心,攻下西北郡。軒轅不死。。軒轅不死”幾乎聽到了這句話的所有人都齊齊跪下,高喊起了“軒轅不死”。
“起來吧,起來吧。今日便是我軒轅族全力以赴,重振河山的起點。”展鵬說這句話的時候,眼中閃出了一絲“不成功便成仁”的慷慨。
“報~~~~,報告族長我已奉命傳令周邊三十二村。共計村民一千餘人,稍後將至南城集合。現交還龍形金令。”來人便是剛才前往小山村傳令的特使,根據展鵬的安排除了出動秘密訓練的軍隊外,後勤補給等工作將由同為族人的村民來完成。
“很好,擂鼓。”展鵬接過代表族長至高權威的龍型金令,準備集合眾人開始行動。
很快,所有的人都集中到了高台所在的廣場。當年建造這個廣場時,密探眾多的玄城將軍還親自過來查看過。但當時軒轅族長以每年春耕前要祭天為名,讓朝廷並沒有深入追究。而今天,這裏將成為軒轅族複興的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