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撫尺一聲城沐雪 萬丈塵羽圜夢飛(1 / 1)

第一章撫尺一聲城沐雪萬丈塵羽圜夢飛

城,還是那座城,晝夜更替了街上情;街,還是那道街,來往喧囂在十三巷;巷,還是那條巷,更是滄桑了風煙牆。久念過後,持念不忘。

夢,一如燎燎江上星,昨夜星辰鏡崢嶸,天上人間滿月瞳。

雪,皚皚銀白雪,沒塵知多少恨,埋骨刻幾裏鄉。

梅,隆冬幾多欺,負雪傷處潔。經曆曆,沁骨骨。

開篇即雲:撫尺聲厲厲,塵羽圜夢飛。便知作者講述的不過是所聽言的幾段說書段子,或城的愛情故事、或雪的葬身戰爭,偶吟幾句弄梅篇賦、夢醒紅樓之餘,用凡塵翎羽點綴一下夢的虛幻太境。縱使一時斯感於短暫的滿目春色、華州淒淒、流水騷、謝桃花,再至悲秋羈世,人心善惡,也誠然呈現出一段亙古的山水情義,一世的堅貞愛情。

樓前月下,杯殘影空,僅有的寥寥數人還在橫聽著戲台上戲唱的曲子。童子歌謠曲唱罷,台上舞衣戲端霓。話中人道盡樹中風骨,說盡歲月流沙,卻說不完雪染的古城,羽暖的戎裝,一段或暖或寒、或聚或散的城門故事,詞曲娓娓道來:

前世,你生在一座古老的城。城中的每一隅街角、每一落磚牆,都殘存著你的碎影。好似你的魂已經融入了城中的每一處朱瓦青石、房椽木牖,你的榮辱便和城的興衰緊密相連,一起一伏,見證一段故事的滄桑。今生,你失去了所有的記憶,隻記得冥冥中有一位與你相依的妹妹。這都已是以前的事了,現在你又如何能記得。農曆三月初三這日,是你的生日——你的故事就從這日講起吧!

你的名字叫雅荑(ti)。

上蒼就是如此刻意的雕琢,在一個三月的春天,驟現,飛雪滿戶的夜裏,將一個耐人琢磨的男嬰降臨到一戶平凡的人家。“剛從娘胎裏墜地的毛孩子就會講人話,且開口就要妹妹”,父親一邊竊喜地嘀咕著,一麵臉上卻不乏閃動著暗湧的驚栗。這個剛降生就讓家人帶來無限驚與奇的孩子,卻讓家人陷入沉重的焦慮之中。夫妻兩口正為孩子的今後犯起了愁。別的孩子清脆的哭夠了,就罷了,大人一逗,就樂;這孩子卻有些擬古——一直哭個不停,且自從降生時驚裂地喊了一聲妹妹,自那以後,便不再說話,連哭聲都帶著沙啞。家人越逗,哭鬧的越厲害。為了讓孩子不哭,後來家人才發現,隻要說“妹妹來了”,他便緩緩停止了啼哭。見哭狀裏這般嘶啞,通書達理的母親便給孩子取了個乳名——雅荑,意如蘭草的名號,如若女兒家的名字。並言道:“雅荑生相裏雖屬火,映耀祖業,但早些先生預言,其命中注定與水結緣,如蘭似水的名字,‘聲若素之雅,長若蘭草荑’,不正是我們之期許嗎?”。日項裏一向喜好賞花墨竹的父親一展蹙眉,好道:“清素梅花淡雅荑,好啊,我家有望了……”。

話說雅荑的父親雯若,平日裏最愛吟詩作畫,茗茶觀花,也是這江原一帶有名的才子。隻是多年未逐心願,淒淒隱居這碩大的江山裏。放著錦苑山莊碩大的家業——江原第一繡,讓給叔季雯善、雯良等人搭理,自己卻和一幫詩朋墨友,潛陶文字。不覺的一句“有望了”,便是因為觀實到,學邪道弱,又繼學有望,而悅於言表。母親名為若芝則是江原十大繡女之魁,所繡的百蝶繞夢圖無人不稱道為奇,雖剛是繡製半壁模樣,然半現半隱,有輪廓已現,有懸思填白。看到的、想到的是那百蝶嬉戲於泉,時翅膀合風扇動,時屏翅而棲花間,更好似有一股一吟萬籟之聲韻,靜繪聲舞繪色,行走浮越於針尖線條之上……據說,這副百蝶圖,是心縝手巧的夫人在出生雅荑前日驚蟄之時的夢狀。說道也奇巧,夢狀中還出現了雯若正此過念的那些文詩:

落筆滴膽磐心樣,

丹書揣花點斷章。

篆字一雕一灼情,

掠鳥嘶鳴枝破蒼。

“夢中不識何天地,淩空當麵似飛羽”,據若芝依夢所述,她似糊塗又清晰地駕上一隻大翅蝴蝶,飛入雲間。後不知穿過幾層雲,越過幾道川;不覺盤過幾座山,避過幾道岩。終於降至一峰一嶺之間,落於腰間花田、草房窗邊,值此才敢睜開了黑子雙眸眼,如恰潤芽沾水田。深深豎吸一口安溜氣,吐出了一口顫心寒。心房落懸漸漸左正,眉稍微彎恰似雙月剪。麵,半麵楚憐。見,蝶影滿天。然後夢境忽轉,變成漫天翎毛純羽,白如銀,純如棉,不辨方向。幾隻鴻雁空中懸,半山蝶舞幕後躚。前不知何年何秋,後不辨何川何山。再不知若芝夢見何人,結下何果,解開何結,漸夢漸醒,漸漸飛雪入簾,冷冷的被一襲吹入臉頰的雪花凍醒。醒來時,雪花化成了水。正巧被雯若看到,不禁心憂瞳潤的問起了“淚”的來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