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1 / 3)

楔子:鍾鼓鳴,夜襲營

廣袤九州,曾無比恢弘昌盛,可如今卻已然千瘡百孔,昔日繁榮的大地上如今隻剩下硝煙,戰亂與血腥。

在外敵的入侵下,曾號稱百年不破的大夏,如今隻剩下了一座城,此城臨近外海,卻以九州為名,城門開在朝向內陸的南方,背靠大海,時已至入夜,蒼穹之上卻再也不見群星閃爍,似乎連老天都在為帝國的隕落而不忍。

九州內城之中,在那內城最中央的位置,一座高大的宮殿坐落在此處,這是大夏如今所剩下的唯一傳人,也即是當今太子殿下的行宮,在那宮內,年輕男子身披金甲,手握龍刀透過大殿的門望向天空,那雙璀璨的眸子裏閃著一種莫名的悲傷。

他知道,這場戰爭,馬上就要落下帷幕了,本想投降換取帝國百姓百年安康,可對手卻根本不接受投降,他們所踏過的城,沒有留下任何活口,甚至連城本身都沒有留下,每踏過一座城,便毀掉一座城,至於平民百姓,在他們踏過的時候就已經死光了,要麼跑掉,要麼則是成為了那些入侵之人的口中之食。

而縱橫沙場整整十年的他,曾經戰無不勝的太子殿下如今卻根本無法做出任何有效的反擊,對方仿佛能夠料到他所做的所有事情,不止一次的,他懷疑自己的手下有對方的內奸,可直到最後,他所作出的安排不到最後一刻都不告訴自己的任何部下,即使是這樣,對方仍然能夠預知他做出的安排,甚至能夠將計就計。

這一切都表明,對手是一個十分了解他的人,可他卻不記得自己有放過這樣一個對手。

“父皇,今日,無淵恐怕將在這九州城與我大夏國同滅了,不知您在九泉之下是否會怪罪兒臣不孝,未能守住祖宗數代打拚下來的基業……”

朦朧中,夏無淵似乎看到那漸黑的天際之外閃過一抹流光,殿外匆忙的腳步聲響起,他知道,一切都該結束了。

“太子殿下!”一名身披鎏金鬥篷的中年將領進入宮殿,恭敬地單膝跪地。

“他們來了麼?”歎了口氣,雖是疑問語,但夏無淵心裏卻已經確定了。

“兵營失火,那些州外之人的軍隊已經在數裏之外鳴鼓,準備發動總攻了。”中年將領微微低下頭,那虎目之中此時已然噙滿了淚水,“末將懇請太子殿下移駕海外……”

“住口!”夏無淵的臉上浮現出一抹怒色,“此事休要再提!我夏無淵生為大夏之太子,豈能做如此無膽之事!大夏將亡,那孤便與大夏同亡!若大夏亡,孤有何臉麵去那海外延續血脈!”

“太子殿下,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啊,以您的才華,隻要留得性命在,哪怕大夏亡,終有一日,您也能再現大夏神威啊!”那中年將領忽然抬起頭,淚水卻溢出眼眶順著粗糙的臉頰滑落而下。

那中年將領的話落在夏無淵的耳中卻讓他身軀微微顫抖,“才華?孤哪裏有什麼才華,一切安排盡在敵人眼中,大戰連敗七場,損失我大夏城邦上百座,孤又有何臉麵擔得起這才華之稱?”

中年將領還想要說些什麼,卻被夏無淵揮手打斷。

“鍾叔,或許這是孤最後一次喊您鍾叔,從父皇開始,您便一直追隨我大夏打天下,如今哪怕大夏隻剩一座城,您都仍然追隨於孤,既如此,孤便問鍾叔,你可懼怕死亡?”

“死亡而已,何懼之有!”鍾離抬頭,眸中再無淚水,他心裏清楚,太子已然做出了他自己的選擇,與大夏同亡。

“既如此,那鍾叔可願隨孤出城迎戰?”

“末將得令!”鍾離狠狠點頭。

見鍾離雙目之中燃起滔天戰意,夏無淵微微頷首,握住龍刀,大步走向城門。

九州城外,大夏如今僅剩的三千騎兵五千重步兵兩千弓箭手已然列好方陣守在城門前,在他們對麵不到一裏之處無盡的黑甲軍士亦列好方陣,在兩軍中央,無數的帳篷燃著火焰,雖然天色漸暗,但仍舊能勉強看清楚對方的數量遠遠超過夏軍數倍,在這種情況下,一切的布局謀劃都已經失去作用,因為此處無險可守,即使是再好的布局在絕對的數量麵前,也仍舊蒼白的如同一張紙一樣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