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愚蒙,然卻已有愛美惜美之心。
聽吹林打葉聲,以有蕭;聞鳳雀九天高鳴,而為箏。
宮廷凡間,夜夜笙歌,處處繁華。
天下定,禮樂成。百鍾齊鳴,團扇款款,多少風流煙塵中。烏發青絲,黛眉薄唇,敦煌飛天,反手琵琶。若,舞太虛空,瑾華萬千流。高山奏流水,曲高以和寡。知音難覓,何處芳尋,割袍斷襟,琴斷,引匿江湖遠,何處任逍遙。
中國古代,共有笙、簫、笛、塤、琴、箏、鍾等各種樂器。從宮廷到民間,各種類型的音樂都是流行其間。皇帝百官,都是在朝堂中欣賞宮女樂師的演奏。而,民間,則是樣樣齊全,高雅的、低俗的,應有盡有。
古代,不少歌詞都是從文人騷客的詩詞曲賦中提取演化而來,如白居易的《琵琶行》,早已膾炙人口。不少文人,更是專門為歌姬藝人編寫歌詞為生,而元曲,更是達到了古代歌曲的巔峰,是為中國的一大文化瑰寶。
無論什麼時候,無論什麼情況下。古人都是不會忘記音樂,折柳送別時的離歌;深宮難出的幽怨歌曲;踏歌而行的離別曲;關夫南望雁不歸的思鄉曲。
可以說,古人的生活同時也是一部古典歌曲的演進曆程。
從遠古的單一的叫嚷聲調不同,到後來摸索出來的簡單樂器的演奏,到的後來係統化多樣化的樂器結合以及集體演奏,再到的內容與精神的不斷提升與完善,以及升華。可以說,古典音樂不斷地走向完美,愈加的讓人陶醉與喜愛。
隨著中國與外界交流的不斷展開,以及各種西方樂器的傳入,中國的歌曲也是慢慢的國際化,不斷的現代化。
吉他、軍鼓等西洋樂器,為中國增加了一種強烈的節奏與扣人心弦的動態感。
鋼琴、小提琴等西洋樂器,則是為中國增貼了一種中世紀般的悠久與沉穩感。
中國積極與各國交流,其間也是包括音樂。各國在欣賞於中國古代音樂的悠揚與深邃的同時,中國人也是感歎世界的廣大以及音樂的多元化。同時也是不知不覺地受到西方音樂的影響以及改變,中國音樂也是越來越的和世界相融合。
最近,各種風格的音樂也是層出不窮。各種音樂明星紛紛登上舞台,贏得一群又一群觀眾的喜愛與支持。
富有深意的中國風歌曲,讓不少喜歡中國古典文化以及中國古典音樂的當代人找到了那種從曆史畫冊中徐徐吹出的暖人的風。
包含著英語的歌曲,讓向往外國生活的中國人能夠在祖國懷抱之中感受外國的文化,能夠更加好的認識與融入這個地球村。
山窩窩裏飄出的民族風歌曲,唱出了中國眾多民族的團結,道出了各個民族的悠久曆史以及各自吸引人的魅力之處。
快節奏的現代搖滾歌曲,給了喜歡它的人們一種對於生活的熱愛以及對於快節奏的現代生活的適應。
憂傷的輕音樂,更是讓人們在感受曲作者心理,聯想自己生活的同時,深刻思考自己的人生,讓人們在聽音樂的同時能夠更好的認識自身,更加樂觀的麵對生活。
總的來說,古代歌曲,尤其是古琴彈奏出來的音樂,讓我有種如沐春風,鳳舞九天的遐想。那種悠遠的旋律,那種靈動的音符,深深沁入內心,洗滌一切塵埃。
另外,那種優美的電視劇歌曲,也是我十分喜歡的類型,結合電視劇的內容與情節,讓我聽起來感覺更加的有一種人在畫中遊的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