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應該說是我第三次重溫老邊的小說了,老邊,筆名全名是邊城浪子。
我喜歡看他的CS係列小說,特別是《CS之邊城浪子》,簡直每次看都有感觸。對於我來說,我之所以走上寫作這條路,除了小時候接觸的金庸古龍作品,剩下的就是,從老邊的小說中獲得啟發了。可以說,如果沒有上述的三個前輩,我絕對、絕不會走上寫小說這條路,更不可能有《一狙》的百萬字作品封筆。
但我這次想說的,重點是老邊。由於我不是CS那個時代的玩家,可能看他的CS係列小說時,並沒有百分百的時代代入感,但我可以想象。對,在《生死狙擊》這個遊戲裏,我不是職業選手,技術也隻是中等,甚至《生死狙擊》這個遊戲也是屬於4399“小遊戲”,玩家們大多是所謂的小學生。(我沒有任何鄙夷小學生這三個字的成份。這是事實,玩這款遊戲的,大多是年齡18歲以下的)
但這遊戲陪伴了我幾乎三年的時光(2015年九月起,到如今2018年十一月),我也從一名剛踏入大學的懵懂少年,成為了出來社會工作的萌新。《一狙》我在17年初,大三時就開始有了構思,一開始心急,這個念頭從開始到動筆,僅用了幾天的時間,便開始連載。但生死狙擊畢竟是個小遊戲,讀者少得可憐,況且《一狙》屬於網遊題材,眾所周知,那時玄幻都市風起,網遊文的市場凋零,唉,我不想說這個了。
或許你會說,隻要作品寫得好,總會被人賞識,就像金子,在哪都能發光。但請你不要忽略了,金子發出的光,是因為有人看到了才說它會發光,即便金子沒人看的時候也在發光,但沒人看到,它的光芒再強,那又有什麼意義呢?或許你覺得我這樣解釋膚淺,但我說的是一本小說,不是人。一本網絡小說,即便作者把它寫的非常好,但沒讀者去發現,反正就默默無聞,你覺得這本書有意義嗎?頂多是作者在孤芳自賞。它沒有存在感,沒有存在的意義。這種網文,令人悲哀它的命運。
我不敢說《一狙》是一本很好的書,但它也絕不會很差,那些令你感到差的,或許是文筆問題,因為這是筆者的處女作,從一個資深讀者變成一個筆者,《一狙》當中的確有些文字方麵略顯幼稚,細節方麵也處理得不是盡善盡美。但我想說的裏麵的故事,這個故事絕不會令你失望,隻要你耐心讀完。
《一狙》也曾斷更過,那時大三,心裏還想著玩,完全是混稿費度日的,但不更新的日子裏,我也在不知不覺中構思接下來的章節,每晚入睡前,還想著千小歡和阿奇的友情,會說些什麼什麼話等等。我也知道,寫小說這想法很多人都有,也有很多人嚐試過,即便沒有百分之九十九,起碼也有百分之九十的人放棄了,為什麼,因為堅持不下來。
我也曾屬於百分之九十九裏的人,《一狙》寫到阿奇他們有建城的想法,準備出海去打建城通行證的時候,我就陷入了寫作瓶頸,真的真的打算放棄了,為此還斷更了一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