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佑二年春天,檀香寺王朝的第三百零一個年頭。
春風和煦,拂皺碧浪河水。清水橋潔白如帶,橫跨碧浪河兩岸。話說此處乃是是從碧浪城到玄武壇的必經之地。
碧浪城乃是本朝都城,而玄武壇則是曆代檀香君供奉阿難陀佛的聖地所在。每年春分時節,曆代檀香君都會率領文武百官從碧浪城出發,前往郊外的玄武壇參拜阿難陀佛,以期佛祖保佑本朝永世昌盛、天下太平安康。
今日乃是二月初二,正是節氣中的春分。隻見一隊錦袍斥候向清水橋飛騎而來。確定四周並無危險之後,這些斥候紛紛下馬,於清水橋兩側一字排開。九尺一崗,兩丈一哨。
“哞……!”二十四支犀角長號迎風吹起,響徹整片天空。
不久後,遠處的地平線上,皇家車隊向清水橋方向緩緩行來。
文武百官神情莊嚴,僧人禪師口念佛經。檀香君的車輦,鎏金雕花,極盡華麗之能事。車身由八匹白馬拉行,車後有數百名驍騎警戒護衛。
再往後則是跟著一群少男少女。這些人或是皇室貴胄,或是元勳子弟,多是借此機會前來郊遊玩樂。眉來眼去間,多半便能在這些紅男綠女中尋著個相好。
然而這些少男少女中,竟夾著一個四十多歲的中年人,看上去殊為不類。原來他竟是其中四人的父親,借口照顧子女混於這些少男少女之中。一路上他不顧長輩身份,盡喜與那些漂亮少女打情罵俏。
這時檀香君所乘華輦突然一震,卻是車輪陷入了路麵的坑窪之中。
“哇……!”輦中隨即傳出地一聲嬰兒的啼哭。
“爾等不知君上剛剛睡著嗎,若是驚了聖駕,爾等該當何罪!”,一名貴婦手抱嬰兒掀開簾幕,滿麵怒色地朝諸人訓道。
嬰兒仍在哇哇大哭,嫩嫩的鼻翼扇動不已。而這嬰兒竟是當今的檀香君聖上。姓左,諱寶玉。貴婦則是他的生母,曦太妃。
三個月前先君突然病亡,僅剩得這個出生不久的幼子。倉促間,眾臣便將此子扶上了君位。而這曦貴妃母因子貴,成了太妃。
在曦太妃的訓斥之下,眾人戰戰兢兢,伏地不起。然而她怒氣尤自未消,正待繼續發作。這時這聽一聲弩箭破空而來,竟直直插入曦太妃的咽喉。曦太妃一聲慘叫後當即倒地,懷中嬰兒滾落一旁,哭得更凶了。
眾人大驚,喊道:“有刺客!”
隻是瞬息間,又是一片箭雨嘯空而來。文武百官躲避不及,紛紛身亡。遠處隻見數千僧人騎兵手持長槍、腰挎弓弩如潮水般奔襲而來,一麵獅佛旗殷紅似血,迎風飄揚。
眾人見狀疾呼:“靜海宗的叛僧來啦!大家快跑啊!”
這檀香寺已享國三百餘年,太平日久。文官愛財,武官惜命。當下全成了這群靜海宗叛僧的靶子,不是被剁了腦袋,便是被割了喉嚨。一時間哀嚎遍地,慘呼連連。緊接著又有數名大臣奔逃不及,接連被長槍戳死。
當下有檀香寺僧人抱起地上的檀香幼君左寶玉,向身後的護衛驍騎大呼道:“保護君上!”
而那驍騎指揮使傅明子,竟猶若罔聞。下一刻隻見他臉上厲色一現,手起刀落,剁死身邊的一名檀香寺僧人,緊接著便率眾驍騎往車隊襲來。
檀香寺眾僧見狀大驚,喊道:“傅明子反了!驍騎護衛反了!”一邊急忙護著繈褓中的檀香君狂奔而去。
怎耐雙腿拚不過馬匹,片刻後檀香寺眾僧已被驍騎追上。檀香寺眾僧隻道今日命了於此,隻待閉眼受死,卻見前方有一名紅袍武將手持雙戟,在靜海宗叛僧中殺出一條血路馳援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