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序言:曆史很有趣,貨幣很精彩(1 / 1)

在現代社會,我們經常會聽到某某國家開展“貨幣改革”的新聞,就說最近這10年:

2002年,白俄羅斯以1:1000的比率開展新舊盧布兌換;

2004年,土耳其以1:1000,000的比率開展新舊裏拉兌換;

2006年,津巴布韋以1:1000的比率開展新舊津元兌換;

2008年,津巴布韋以1:10,000,000,000(100億)的比率再次開展新舊津元兌換;

2009年,津巴布韋以1:1,000,000,000,000(1萬億)的比率再次開展新舊津元兌換;

再向前推10年,名單上可以添加上阿根廷、秘魯、南斯拉夫、俄羅斯、泰國、安哥拉、印度尼西亞……

無論“新聞”還是“舊聞”,大家聽到了,無非像聽一個笑話,最多也不過像數字遊戲,因為它們都是“外國的”,我們自然也覺得它們距離我們很遠很遠。

然而,如果你詳細了解了中國的金錢曆史之後你就會明白,那一切並不是笑話,也不是數字遊戲,更不是“外國的”,而是鮮活的中國曆史;而且,每一輪貨幣貶值的幅度也並不讓1:1000之類的數字顯得“汗顏”,甚至,像南斯拉夫、土耳其那樣動輒百萬倍的通脹也並不是沒有出現過。

曆史是什麼?

有人說,“曆史就是勝王敗寇的傳說”;還有人說,“曆史是個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也有人說,“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更有人說,“一切曆史都是當代史”……

其實,曆史,就是過去發生的故事,如此而已。

金錢,或者書麵一點兒的說法叫“貨幣”,歸根結底是人來用的。有人就有故事,有人就有江湖——有人有故事,錢的那些事兒,就變成了曆史。

然而,曆史的真相卻常常如同雲遮霧罩的廬山,“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同樣的事件,由於解讀者的立場和角度不同,我們便看到了各種各樣的“曆史”。

對於我而言,那些有關金錢的曆史故事,是如此簡單、如此直白、如此獨特、如此精彩,如此的遵循規律而又出人意料——“曆史很有趣,貨幣很精彩”。

獨樂樂,與眾樂樂,孰樂?於是,便有了這本書。

如果大家非要問我,這本書到底寫的是什麼?那我隻能誠實地告訴你,我寫的是人性,與金錢有關的曆史上的人性。

千百年來,相比人類在科學技術方麵的日新月異、在社會製度方麵的巨大進步、在道德文化方麵的浩瀚精深,“人性”可謂是一直原地踏步、從未變過——無論是趨利避害的本能、占有財富的貪婪,或者是操縱他人的欲望、改變世界的雄心……

人人都說“讀史有智慧”,為什麼?

《聖經》裏麵有一句話回答得好:“日光之下,並無新事!”

人性善惡,有了人生閱曆方能領悟;貨幣真相,透過曆史故事才能看穿!

涉及金錢的舞台,我們每個人都是身處其中的演員——糟糕的是,誰也不能拒絕演出;而在本書的劇場裏,貨幣是主角。它折射人性善惡,改變曆史軌跡,決定政權興衰。

囉囉嗦嗦地說了這麼多,接下來我們該進入“劇場”了!

金錢的魔杖有多神?貨幣的威力有多大?

誰看誰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