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日天朗氣清,惠風和暢,無極穀內,一片謐靜祥和。清流急湍,錦鱗遊泳,岸芷汀蘭。一位白發飄然的老者在穀中漫步。忽然間看到了前方躺著一個人。走近細看時,卻是一個少年,通體玄衣,氣息微弱。“唉,上天有好生之德,且讓我救救這個孩子吧。”老者歎了口氣,把少年橫抱走向遠處的一間石屋中。“嘖嘖,這孩子從那麼高的山崖上摔下來還能活下來,也算是罕見了。”老者在石屋內踱著步子,心中暗暗想著。“現在我給他施了針,等等就能醒過來了。”果然,不一炷香的工夫,少年便醒了。“我這是在哪裏?是您救了我嗎?”少年掙紮著起身向老者問道。“嗯,孩子,這裏是我家啊,你的傷還沒好,先躺著吧。”說著便把少年又扶上了床。自己坐在床邊,“你是哪裏人?叫什麼名字?怎麼會落到這裏?”“楊嘯。”一句話沒說完,少年突然覺得渾身發熱,又暈了過去。老者聞之一驚,“楊嘯?莫不是他。可是楊家高手如雲,誰有那麼大本事找他的事。”一連串的疑問在老者心中生成。“算了,先把他救醒再說吧。”解開少年上衣,一個血色手印赫然在目。老者喃喃著:“他們,終於回來了嗎?”心裏想著,將掌中真氣緩緩輸入少年體內,看他無礙,方起身下床。老者快步走入大堂,一個中年人迎了出來。”父親,什麼事這麼著急。“”快,派人到楊家看看出了什麼事沒有。然後加強穀中布防。“老者幾句話吩咐下去,可是人們還沒出動,便有弟子來報。”穀主,老穀主,門外有兩封信,卻不見送信的人。“”嗯。知道了,下去吧。“先前那中年人吩咐道。隻聽老者笑笑說:”來的好快啊。“原來這老者是無極穀前任穀主,名震武林,縱橫江湖的張天揚,此人劍術可謂登峰造極,又深諳醫道,往往殺人於無傷之間。那中年人便是他的次子,名叫張無極。老者原有三個兒子一個女兒,長子張繼業娶了楊家的女兒,三子張固孤單一身。女兒張菡嫁到了王家。三家家主本來就是莫逆之交,又親上加親,一家有事,三家支援。隻見老者拿著信走出門外朗聲說道:”你這大鳥,還不出來。“卻聽屋後一人躍出笑道:”老穀主眼力非凡,在下就是想躲也躲不了啊。“”沈風啊,你這次來有何貴幹啊。“老者不急不慢的問道。”不瞞老穀主說,前天夜裏聖火教的人到了敝派,雖說沒討到好吧,卻帶走了掌門的嫡孫。不才開門見山,聽聞少爺到了穀中,掌門才派在下來看一看,至於怎麼安排,掌門在信中已經細細說明,拜托老穀主了。至於聖火教的尾巴,在下已經給老穀主把門口打掃幹淨了。“說罷早已不見了蹤影。這沈風是楊家二護法之一的青翼飛鷹。這下可把張天揚愣住了。拆開信一看,卻寫道:天揚吾弟,聞小孫在穀中無恙,望弟代為照顧,楊門之地實為不靜。孫嘯素有意習武以安天下,奈何家中不得相教,難以言表。兄以至誠盼弟善為教化。兄楊逸拜上”好家夥,張天揚一看這信傻眼了,你自己的孫子你不教送我這兒來了,不過他也知道自己這位兄長確實有難言之隱,也就認下了這個差事。他心中不解得是,楊逸的武功獨步天下這沒的說,家中也是高手如雲,其母楊李氏太君更是說一不二的泰鬥,要想把自己的孫子教好還用的著他張天揚嗎?他卻不知道這幾年楊家的狀況,關於小輩習武的事家中分為兩派,其子楊竑楊靖夫婦和夫人李執堅持要孩子們學文應考去做官。他和母親卻認為晚晴帝國已是搖搖欲墜,孩子們隻有習武才能有護身之法,才能有一生平安。兩派鬧得挺厲害,於是趁這個機會先把長孫送到他這兒。張天揚應了這件事,說辦就辦,走入石屋內。心想:“我得試試這小子怎麼想的,如果他真有天分,教他個一招半式的也不妨。”進了屋子,隻見少年已經醒了。張天揚故作為難地說道:“孩子啊,你身上的傷可是無藥可治的,要想活命的話,隻能拜我為師。”“嗯?你是誰?按說你救了我,這恩情讓我無以為報,隻是拜師之事卻不可胡來。又不知道您是什麼人,怎敢胡亂拜你為師。”楊嘯這幾句話說的不卑不亢。“嗬嗬嗬,我不是壞人,可也不是好人。”“嗬嗬,但凡說自己不是好人的,必然不是壞人。好啊,你這師父我今兒個認下了。”楊嘯倒是爽快,納頭便拜,張天揚一看這陣勢,好啊,你是有多想習武啊!不過想歸想,也就拿出楊逸的信件來說“既然做了我徒弟,就安心在這裏住下。你家裏邊兒你爺爺來信也說要你在這裏先安定下來。至於原因,我想你應該清楚吧。”張天揚一臉慈祥。“那徒兒就叩謝師父深恩了。”他心裏當然清楚,卻沒想到爺爺會用這種辦法。“可是我離家這麼久?”“誒,”不等他說完,張天揚便打斷他道“沒事,你爺爺和太君都知曉這件事,他們會安排的。”“嗯,是。”楊嘯應了一聲。自此,楊嘯每日在無極穀中隨張天揚練功。年與時馳,楊嘯本就有天分,更加上對習武的如饑似渴。功夫是突飛猛進。還在穀中結識了張天揚的長孫女張欣,兩個小孩兒在一起,也覺得時光飛逝。張天揚既知他是楊門的長子嫡孫,本就要傳他絕學,加上楊嘯生性好武,天資過人,幾個月之後,武功大進。令張天揚連連叫好,當真要傾囊相授。“嘯兒,這招絕影劍還要再快些,越快越好!”“嗯,師父!”張天揚遠處看著徒兒練劍,不時指點著劍招,從招式到力度一一解釋。幾個月來,師徒二人每天從早到晚都要在這片林子中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