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出關(1 / 3)

茫茫洪荒,空空歲月,此間自混沌大神盤古開天辟地已過一億載。一億載歲月過如鴻毛,飄如浮渚,匆匆彈指一揮間,但冥冥之間卻造化難銘。其前五千萬載歲月間天地初生,萬物弗成,陰陽相爭,大道相偽。洪荒如粟粥,混亂難堪。此五千萬載間狂洪沒地,焰火焯天,熔岩滾滾如經天之河。眾靈不生,天地寂然。行走洪荒者,唯鴻蒙眾修與秉天道而生的神通者。

其後五千萬載間天道既定,天地交感,陰陽調順,又衍四時四象乾坤萬道。此五千萬載間山水鍾神秀,天地韻菁華,拔地起山,疊岩生水,神山秀水浩浩而生。又有蟲羽獸禽,芸生種種。自此,洪荒上生機勃勃,靈韻不絕。

洪荒一億載----

樹木參天,疊嶂不見天日的深山中,一隻靈鹿從崖間飛躍,口銜靈芝,寶氣氳氳。靈鹿將口中的芝草淹沒在山澗中,輕擺頭顱,要洗去泥土。這時,群山開始震動起來,有隆隆之聲傳出,音如雷震!‘嘩啦-撲棱--’靈禽群飛而起,但凡帶翅能飛的紛紛衝出老林,遠遠避之。而後是走獸奔逃,其間虎嘯猿啼,音鳴陣陣,莫不慌恐。

‘轟--’群山驀然崩碎,刹時間,天降異象,漫天仙葩綻放,天香陣陣,燦燦生蓮。碧落空歌,浮黎道土,天放異彩,地湧仙泉,朦朧中,似有天音道喝隱隱傳出。千裏之地,走獸飛禽莫不跪叩。卻見群山崩碎,有一石室升騰而上,呈九彩,光影斑駁流離,玄奧非常。

‘隆-’隆隆之音響起,自石室之上升起一方石門,一青衫道人邁步而出。腳踏虛空,以手遮眼,道:“唔,哪裏來的強光?”道人又在空中踏了兩步,放下手掌,見空中紅日升騰,普光萬丈,伸手遙指,蹙眉說道:“這是何物?”忽然,道人又看向洪荒大地,但見群山重重,飛湍流瀑,雲霞漫生,又自顧說了一句:“何時變成這般景象?”說罷,便閉上眼睛默默推算。

“是了,自吾閉關一億三千萬載,鴻蒙歲月已過,想來盤古師兄開天辟地已成,從此便是洪荒了。”

“這是太陽星,吾腳下便是洪荒大地了。”道人看了看天,又看了看地,其中言語甚是緬懷,隱隱又有些不慍。道人揮了揮袖袍,參拜的走獸禽羽皆如蒙大赦,四散離去。

就在這時,天邊忽然祥雲滾滾,有彌天之勢,自天際直直湧到道人跟前,遮覆洪荒萬土。道人見了,自腳下生出一朵青雲,頭上又生慶雲三畝,三畝慶雲之間,隱現三朵仙葩,卻是頂上三花。祥雲滾滾翻湧,自雲端下來一少年。那少年著素白道袍,道袍之上有浮雲繡樣,呈先天八卦紋絡。又見容貌,麵如冠玉,眸若蓮實,眉宇之間英氣勃勃。少年站定虛空,打稽手躬身道:“伏羲恭賀洪環師叔出關。”

“你來何事?”道人正是洪環道祖。

伏羲行過禮數便站起身來,長風浩起,白袍飄飄,一幅仙風道骨,又道:“吾師遣我來請師叔往寂星台一敘,除此之外並無他言。”

“吾已知曉,先去一趟玉龍山便去。”洪環道,擺擺手,權當送客。

伏羲躬身又是一拜,道:“吾師請師叔就去,小侄先行拜退。”一語言罷,漫天祥雲倒卷,裹起伏羲,翻湧而去。眨眼間,萬裏祥雲盡散。

洪環道祖站在青雲上,伸手點了點閉關的石室,那石室便消失不見。又往東方望了望,喃喃道:“既是盤古師兄相邀,吾當就去,了去此事再回玉龍山不遲。”當下腳踏青雲化一道虹光而去。

天道演變,自開天之後天地便分天·地·冥三界,此為洪荒三界。自三界之後又有三千大界,大界之下又有三千,此間須臾沙數,難以銘述。而天界中的三十三天早在鴻蒙歲月便已生成,一直為盤古和諸多仙者居處,為鴻蒙中第一洞天福地,鴻蒙仙境。

洪環自洪荒而上,青雲扶搖,眨眼間來到九重天界。九重天界處三十三天之下,洪荒初成,九重天界伴隨而生。故此,世間多有傳言,曰:天有九重。洪環從九重天界掠過,見九重天界中一片荒涼,有雲霞仙境卻無尋道仙蹤,唯有第九重成天才有得到道之士結廬清修。端是冷清。

九重天界之上億萬裏遙遠有一門戶,磅礴大氣,門柱茭白如玉,剔透晶瑩,恰如星河下墜;門呈暮色,上有銀釘萬數,遠遠張望,如同星幕。在門戶正中,有一塊匾額,上書二字,曰:天門。過得此門之後便是入了三十三天。當然,洪環道祖是不會走正門的,一步跨出,洪環便從成天出現在三十三天的黃曾天上。黃曾天內,比起九重天界的成天來也要昌盛的多。但見黃曾天內仙山座座,仙山之上,又有瓊宇樓閣,瓊宇樓閣多輝煌大氣,有仙霞縈繞。在這些瓊宇宮殿中有諸多仙道之士往來,有踏雲者·有化虹光者·有踏各色法寶者,還有些什麼都不駕馭,僅踏虛空而行的閑暇之士。金烏朝聖,玉兔參拜,仙禽比翼,走獸奔天,仙家景象無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