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楔子,, 初現鋒芒(1 / 3)

楔子

“血染征袍透甲紅”

七個字接連出口,聲音雄壯,中氣充沛。

自第一個血字到最後一個紅字,前後不過一口茶的時間。但見教軍場上,得得聲中,一人躍馬挺槍,眨眼工夫,已施了七招槍法。無論是背槍,摔槍,托槍,撩槍……槍槍施得幹淨利落,虎虎生風。

槍式甫歇,那聲音毫不停滯,“當陽誰敢與爭鋒”七個字隨即出口,馬上少年把馬一提,那馬一聲嘶鳴,健步如飛,少年大槍一擺,連施“長蛇出洞”“直搗黃龍”‘橫掃千軍”“舉火燎天”“撥草尋蛇’“白虹貫日”‘回馬槍”七招恰恰施盡,那聲音又起,“古來衝陣扶危主”,少年打馬來回奔馳,塵土起處,手中一杆鐵槍舞得風雨不透,煞為壯觀。

待得那聲音把最後一句“隻有常山趙子龍”念畢,少年一套趙家五十六路槍法堪堪施盡,於是帶住韁繩,翻身跳下馬背,大踏步向營們而來。

到了營門外,倒身下拜,朗聲道:“父帥,你看孩兒武藝如何?”

營門外帥字旗下,端坐著一位元帥,看他年紀,約莫在四旬開外,頭戴金盔,身披帥袍,臥蠶眉,丹鳳眼,白麵,一縷銀須飄然於胸。果然神威凜然。不怒而威,適才那四句詩,便是出自他口。身旁有十幾員偏將相陪。

當下點頭道:“也罷,我兒武藝出眾,槍法嫻熟,不枉我趙家之後,爾今國家正值多事之秋,我兒身為將門之後,正應當為國出力才是。”

那少年臉現剛毅不屈之色,遂道:父帥,征兒雖年幼,卻也知國家危難,匹夫有責之理,如今洛陽城被叛軍圍困,裏無糧草,外無救兵,征兒願單槍匹馬,衝破低營,趕往京都,務必朝見天子,發兵來救。

第一回,初現鋒芒

那元帥正是洛陽統帥趙基,少年乃是其子趙征,他父子正是三國時期蜀國名將趙雲之後,是以家傳一套趙家槍法十分了得,趙基少年是便有萬夫不當之勇,在文帝楊堅未奪得帝位之時,便與之甚為交厚,後來楊堅坐了皇位,又滅了南陳,一統天下,他素知趙基不但武藝出眾,更兼足智多謀,運籌帷幄不在當年漢壽亭侯關雲長之下,於是封他為洛陽王,鎮守洛陽城,

洛陽城地處中州,乃是通往京師的要塞,更兼市井繁華,物產豐厚,自是兵家必爭之地,於是連遭叛軍侵擾,趙基尤為苦惱。

不想兩個月前,有南陽王朱玉臣叛變,自稱滅隋大聖,親率雄兵五十萬,向京師撲來,一路浩浩蕩蕩,所到之處,勢如破竹,不到半個月的工夫,大軍已低至洛陽城外,

原來朱玉臣老謀深算,他素知洛陽王趙基武藝超群,槍法蓋世,隻在己上,不在己下,與自己齊名,在大隋朝有“忠義雙王”之稱,此番若要攻占長安,勢必受洛陽王牽製,難免功敗垂成,是以經過反複斟酌,最後決定,先打洛陽,再取長安,並且采取兵貴神速之理,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在對方尚未接到具體情報的情況下,已是兵臨城下,將至壕邊。

趙基見對方勢大,也曾與朱玉臣對陣,卻並未占到半邊點便宜,朱玉臣手下有一軍師,不知來曆,其人文武兼備,趙基數次與他交戰,俱敗陣而回,無奈隻得下令固守城池,卻不敢輕舉妄動,朱玉臣也知趙基難惹,雖然落敗,但洛陽千年古城,城又高,牆又厚,並非一朝一夕可破,若要強攻,勢必損失慘重,是以隻令斷去水源,把洛陽城團團圍住,隻待城內糧絕。

看看一個半月過去,趙基心急如焚,城內糧草所剩無幾,派去京城報信的將士更是杳無音訊,正無奈何處,不想獨子卻來進言,說願單槍匹馬,衝破敵營,進京求救,趙基深知敵軍勢大,朱玉臣手下軍將個個驍勇善戰,俱都不可等閑視之,單憑趙征一人之力,要想衝破敵營,實是千難萬難,然而自己身為洛陽主帥,豈可庇子徇私,隻得點頭應允,

這一日招集眾將,齊至教軍場,但要趙征軍前試藝。

當下趙征一番演練,眾將盡皆讚歎,喝彩不迭,趙基雖感心酸,但轉念又想,洛陽城被叛軍圍困,岌岌可危,旦夕可破,若被攻破城池,軍民豈有不慘遭塗炭之理,征兒身為王子,更不免要喪命於叛軍之手,不若放他出城一搏,倘能得遇高人相助,僥幸衝破敵營,逃了出去,自是他天大的福份,若是不慎被擒,不屈而死,或是被叛軍所殺,卻也留得一個“忠烈”之名。

思來想去,抬手取出一支令箭,喝一聲道:“趙征聽令”,趙征忙道:“末將在”,趙基略一沉吟,道:“本帥現派你捎我書信,今夜三更,務必衝破敵營,趕往長安,朝見天子,求得派大軍前來,解洛陽燃眉之急,你可明白?”趙征把頭一昂,說道:“孩兒定當謹遵父帥之言,竭盡所能,為國盡忠,”說罷翻身而起,接過令箭,又取了書函,密藏於貼身小衣內,一麵頂盔掛甲,作別眾將,上馬而去。

是夜三更,洛陽西城門忽然吊橋陡放,城門洞開,一少年單槍匹馬,衝刺而出,正是洛陽少帥趙征,徑向叛軍連營而來,得得的馬蹄聲中,早驚動了叛軍巡夜軍將,初時還有些驚慌,待看明隻有一人匹馬單槍而來,並不介意,待走的切近,方才大喝道:“來人速速下馬,不然就放箭了,”趙征並不答話,打馬疾走,叛軍見勢不好,登時箭如雨發,趙征大槍擺動,撥打雕翎,一邊馬不停蹄,疾奔如離弦之箭,片刻功夫,已衝至轅門外,順勢一槍,挑住寨門,前把一合,後把一軋,丹田一提混元氣,大吼一聲“起”,槍挑叛軍第一道寨門,複一按馬韁,那馬會意,嘶飀飀一聲長鳴,躍過寨欄,

叛軍見來人如此神勇,登時大亂,火光四起,呐喊不絕,趙征大喝一聲“擋我者死”,如虎入狼群一般,大槍過處,擋者披靡。

看守西門的叛軍守將名喚朱紅,乃是南陽王朱玉臣第三子,掌中一杆大砍刀,卻也有十分的能為,此時正在帳中酣睡,睡夢中忽聞帳外殺聲震天階響,大吃一驚,忙挺身坐起,還道是敵軍偷營,急喚服侍兵丁,軍兵道:“報三將軍,來人僅一人一騎一槍,銀鞍白袍,也就在十七八歲年紀,雖生得模樣俊秀,身手卻十分了得,剽悍異常,勇不可擋,好比趙雲複生一般,實在厲害,”

朱紅聞言大怒,以手擊案,大罵道:“荒唐,淨是些沒用的奴才,我道有多少人馬,也不過但隻一人,便把我軍攪成這般狼狽,若是來了隋朝軍隊,爾等豈有不落敗之理,也罷,待我親自會他,”忙頂盔掛甲,出營上馬,手提大砍刀,徑上陣來,待見了趙征,大喝一聲道:“來者何人,報名再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