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一千三百九十九年,吾皇朱棣率百宗之師,攻於太明天域,承蒙上天之恩,厲時三年終撥亂反正;於一千四百零二年祗告天地,即皇帝位——太明主上!”話音一落,九龍傲天咆哮,百鳳歸鳴朝翔,諸天上士皆麵色敬重,絲毫不敢有懈怠之意。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樓宇金石,紅漆闌珊處,麵色親和,單足下跪,羽扇綸巾,俯首三扣首,敬聲喃道。
“吾皇萬歲……!”金鑾大殿內,諸天上士,皆雙足齊跪,俯首敬道,場麵宏大,氛圍極然肅靜。
“希直遁士快請起;百官平身吧。”寰宇之下,朝殿之上身穿龍袍,五官祥和端正,眉宇間掩蓋不主的君王之威。手扶化金紫椅,此人便是朱明王朝皇帝——朱棣。聽言急忙起身,步伐慢移自白玉晶階而下,雙手急忙握住那羽扇綸巾雙臂,將他跪身抬起。在其身後諸天上士對朱棣差別卻沒有絲毫的難看之意,反之皆大為歡喜,起身而立。
“即日起:希直遁士方孝孺拜國士,其妻拜一品夫人,吾皇有女朱雅嵐嫁於其子方尋泓……。”朱棣右手緊握方孝孺左手,拉著他一步一步登上大殿最高處,緊接著龍宣侍從話語再一次響徹雲霄。
“拜見國士!”台階之上,唯獨二人,一君一臣同列而站,兩眼相視,不由點頭一笑,足矣看出,皆有敬意。普天之下,此等重禮,安有第二人否?
此乃國士無雙!!!
群臣不約而同雙袖互拍舞動,淨身塵土,潔身俯首拜見,麵色之間,皆帶敬重之下心頭一陣陣滿足之感,難道方孝孺與他們都是親戚,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不成!
“呈諸位的恩情,方某人受之有愧!”清風徐來,波瀾不驚,白袖輕飄,謙和神態躍然方孝孺臉龐之上,雙鬢間暗有秋霜點綴,發髻間透著儒雅之色,說道。
“國士哪裏的話,在座的諸位都或多或少承蒙您的教誨,不然哪有我們今日之功!”偏旁處為首金甲上士,說道國士無比的崇敬,語氣間透露著與他著裝一樣,豪放不羈……。
“那…,方某人就恭敬不如從命。”隨著金甲上士話語一出,眾人都不禁意點頭讚同,誰也沒任何質疑,方孝孺見此又見身旁的主上點頭之意,也盛情難卻,將剛到嗓子門的話語暗自咽了下去,微笑說道。
“今日是太明天域安寧之際,也是我朱明王朝一統山河之日,舉國同歡。在此,孤王謝過眾卿家危難之時同舟共濟……!”朱棣右手微起,慷慨激昂,炯炯有神的雙目之中無比的感慨,想來這三年來戰爭無比的曲折、激烈。
“承蒙主上仁義統領四方,又有國士以女媧晶淚扭轉乾坤,臣等隻不過盡了本份罷了。”兩袖間暗露儒雅之氣,與方孝孺如出一轍,呈禮拜道。
朱棣聽後也是滿意一笑,他自然知道此人,他便是方孝孺的入室弟子魯子敬,人稱飛鳥投林。琴棋書畫,五行八卦通天徹地,無所不知,無所不曉。
朱棣牽著方孝孺手來到王位偏下的一萬年禪香凝水木所製,把手不難看出其中紋路古老,背椅間飛龍畫鳳,精雕細琢,自然天成。
能做此座之人,地位可想而知!
“方老,請!”兩人同行步移至此,朱棣單手伸出,稍作恭身,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