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無船渡之夜(1 / 3)

開篇:

餘樾自小漂泊,客棧就是他遍布江湖的家。

在南洋時,他記憶中的那些中原客棧彌散著酒香菜香,酒旗在鄉愁裏飄了多年,終於,餘樾自南洋伽達多登上中土的商船,輾轉三月,於崇德七年的秋天到了泉州碼頭。十七年後重回家國,餘樾正暗自僥幸多年的南洋生涯,曆險無數,竟能劫後餘生。卻沒有想到真正的噩夢才剛剛開始。

餘樾投宿的第一家黑店是泉州北柳巷客棧,憑借自己的江湖閱曆和多年來尾隨自己的好運氣,餘樾活著出了北柳巷客棧。然而向中原一路行去,黑店越來越多,規模越來越大,店中跑堂往往也是武林高手,手段十分歹毒。餘樾記憶中的家,已成血腥之地。和其他行商過客一樣,餘樾帶著幾處刀傷,再不敢投宿客棧,隻能棲身荒村破廟。

這天,餘樾獨坐在通縣天寧寺殘破的山門下,眼見山雨掩山而來。想到自己數月以來,竟遭遇黑店十餘家,常常眼見血汙殘肢,贓銀財寶,官匪勾結,又見一路上的民困國窮。他知道,亂世已經到來。然而這遍布天下的黑店,如一張黑網撒在這亂世之中,撒網的人又是誰,這場荒唐夢何時才是夢醒之時,餘樾想不透。

一時山雨已來,黑雲合圍。

第一章

無船渡之夜

就在這亂世之中,無船渡倒也有一番世外桃源的味道。

無船渡地處瀧水上遊,葉縣與平州之間,渡口江流湍急,暗礁密布,自古並無船渡,以是名之。乃是川中通往湖廣的一處便捷之徑,平常人自然不敢抄這要命的捷路,然而江湖亡命之徒和那些藝高膽大的武林豪俠,卻視這無船渡為等閑。於是也不知道哪一年,川中七十二碼頭的總舵主王銀山在此創設渡口,使幾個水上本領了得的船工擺渡,那來往的自然多是江湖中人。江湖人來往既多,又最舍得使銀子,於是無船渡漸有酒肆客棧,數年之後,竟有一處小小的市集,成為江湖各色人等往來彙集之地。而無船渡客棧的名聲更是被那南來北往的江湖豪客四處傳播,連那客棧掌櫃蘇老都小有名氣了。

這蘇老並無半點武功,早年科場失利,於是走南闖北,也算江湖中人。最是熱衷收集江湖軼事傳聞,攢下些銀兩後,便在這無船渡開了一間小小客棧,一麵為了生計,一麵為了可以多聽些來往江湖人的故事。蘇老的夙願便是要寫一部《無船渡江湖聞見錄》,不過書名尚未最後定奪。

江湖上的人說了,如果不是蘇老,換做其他人,還真開不下這家客棧。來往的亡命豪俠,哪個是省油的燈,如果蘇老是江湖中人,和江湖有所糾葛,難免生出是非。若不是江湖中人,不能熟諳江湖的種種掌故禁忌,這客棧恐怕也開不了幾天。恰好蘇老兩方麵都合適,加之極會為人處世,甚至江湖人都不甚了然的舊事古話,都可以向蘇老打聽。於是蘇老倒博得了一個外號,喚作無船渡蘇博士,在江湖上,倒是比那朝廷的國子監博士更受人尊敬。

蘇老的生活就是小心應承那些過往的江湖豪客,有時江湖寂寥,數日沒有生意,日子就更顯平靜了。這樣的日子過得不快不慢,直到數年前的一個深夜,蘇老被幾隻夜鳥的啼叫聲驚醒。

蘇老披衣起身,推開望江的槅窗,向渡口俯瞰時,一灘的好月色,銀白地印在沙地上。一條大船並幾條小船帶著刺眼的火光旋轉著向下遊去了。隱隱聽到船上有哭喊聲,又或許隻是幻聽。火船漸去漸遠,漸行漸沉,蘇老收回目光,這才看到江邊一塊巨石上,兩個人影殺得難解難分,身形招式快如鬼魅,直如月光中的幽靈,倏忽兩個身影又靜止不動,各自拄著兵器立在那裏,片刻後幾乎同時向江中倒去。江上又歸於平靜。蘇老能在此安身立命的要訣就是絕不過問江湖是非。因此放下槅窗,又回榻上躺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