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輪回(1 / 3)

時光飛逝,日月如梭,轉眼一晃就是二十年過去了,在這二十年的光景裏,李青林發奮圖強,又有國舅門生這道金字招牌,從秀才到進士,再到進士及第殿試榜眼,再從通政司經曆到左參議,雖說算不上平步青雲一步登天,但也是官運亨通羨煞旁人啦!

這一日,李青林接聖命出任一省知府,到任後即刻前往轄內東屏縣剿除再生的屏山匪患,臨行前,黃國舅特地招他入府,囑托李青林此次東屏再生山匪,雖不及當年的情形棘手,但也是錯綜複雜不好處理,到了地方之後,如何降服當地文武官員,讓他們聽命出力剿匪乃是首要重事,東屏雖是一大縣,但卻不設知州,政務上隻有一個縣令做主,就是因為東屏一地特殊常鬧山匪,因此武比文重,七品的知縣卻配了一個六品的千總,如何能好好處置應對,黃國舅對李青林是傾囊相授不住提點,直到深夜李青林才從明國公府邸返身而回。

次日清晨便是離京赴任的日子了,李青林沒想到黃國舅竟然親自前來送行,一同前來的還有同一派係的朋黨同僚,眾人又是一番別離寒暄,著實讓李青林心中感動,幾句肝膽相照的話出口,再三向黃國舅表明忠心後,把盞一飲驅馬上路,奔赴東屏。

“屏山!燕嶺!石妞兒!山童!我就要回來了,早先的約定我一定會將其實現,還百裏屏山一個長久太平!”

一路無話,這一日李青林來到了東屏縣城門之外,抬眼就瞧見東屏文武皆出城來迎,為首的正是那闊別二十載的趙平四,還是往日的神情,隻是兩鬢之上添了幾絲花白。

趙平四也瞧見了知府車隊緩緩而來,急忙催馬上前,“李大人!舟車勞頓,辛苦了,下官趙平四迎接來遲,還望大人恕罪啊!”

李青林微微一笑,“趙老弟言重啦,怎麼二十年不見,你我弟兄二人倒是生疏了不少啊?”

趙平四聞言大為感動,“青林兄如今貴為知府,仍是不忘當年的兄弟情誼,老弟我著實是……著實是……”

李青林見他言語哽咽,眼圈漸紅,忙出言安慰,“趙老弟莫要自賤,官職高低怎能阻斷你我弟兄情誼,兄弟你真是將兄長我看輕了!難不成當年許諾的重逢之日把酒言歡如今也是要作罷?”

趙平四忙拭去眼角淚花,笑道:“青林兄說得哪裏話!這怎麼能作罷,老弟我早已備好酒宴,就等兄長您大駕光臨啦!”

李青林大笑,“哈哈哈哈……如此就好!如此就好!”

二人就在眾人狐疑的眼光中並駕入城,大夥兒都是不敢相信,自家千總大人竟是與這心來的知府大人是異姓兄弟,雖說趙千總明顯更老一些,但卻口口聲聲自稱為弟,真是奇怪,不過,既然咱們東屏的一把手與前來督辦剿匪的知府大人關係非淺,這往後的日子定然也就好過啦!

酒席宴間,眾人推杯換盞、開懷暢飲,尤其是李青林與趙平四二人最為開心,酒是一杯接一杯往肚中送,不消多時,二人皆是麵紅耳赤酒話多了起來。

李青林手舉金杯玉盞,笑眯眯的看向趙平四,“老弟,二十年不見,你這千總府不見老舊,倒是越發輝煌啦?”

趙平四神色之中不為人察覺的一絲不快一閃而過,“青林兄有所不知,這麼多年,我這點俸祿可全花在這宅院之中啦!老弟我也沒別的什麼嗜好,就打算餘生能住的舒服一點兒啊!”

李青林哈哈大笑,“趙老弟你算是活明白了!人生在世不過數十載,黃白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留著又有何用,倒真不如老弟這般全都享受了,那怕百年之後也是全無遺憾啊!哈哈哈哈……”

趙平四陪笑道:“就是如此,青林兄深知我意啊!”

李青林杯盞落桌,笑容一收,正色道:“酒也喝了,情也敘了,接下來也該談談正事啦,此番聖上差我前來不為別的,就是這屏山境內匪患又生,耽誤了朝廷的稅務,我雖是出任知府,但到任的第一件事就是督辦東屏縣文武出兵剿匪!諸位,事就是這麼個事,如何辦,大夥兒給個主意吧!”

趙平四一馬當先,搶先說道:“皇恩浩蕩!我等都是聖上的犬馬,食君俸祿定要為聖分憂,既然聖意已決,我等就算難處再多也要克服艱難險阻剿除山匪!”

李青林當即問道:“趙老弟忠心可表,聖上得知後定然龍心大悅,既如此,老弟可有詳細計劃說與為兄聽啊?”

趙平四聽李青林如此問,當下就答:“青林兄可能不知,今日的屏山匪患可遠非當年四匪可比,如今屏山之內隻有一支巨匪,匪首名喚三頭豹,年紀不大,三十未足,可手段狠辣非凡,就這短短兩年光景竟是先後吞並了其餘大大小小十幾支匪賊,一時間聲勢浩大,寨內足有三千多的匪兵,就算是我揮兵入山,隻怕也是難以啃下這塊硬骨頭!”

李青林吃了一驚,心想這許多年來,趙平四常來書信索要官職錢糧,自己無一不是盡量滿足,按兵部的撥調,這東屏大營就是養上五千兵丁也是綽綽有餘,趙平四方才怎會說拿不下一寨區區三千匪兵?於是就問:“趙老弟如今麾下幾何?裝備幾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