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修煉良好的心理素質(1 / 2)

教師心理障礙不容忽視

教師,從古到今都應是受到人們尊重的職業,教師不但起到傳授知識、傳承文明的作用,還是學識淵博、經驗豐富、道德高尚、積極向上、理智、穩重的典範,而且教師們所具備的各方麵素質也是較常人要高許多的。但國內外的研究結果卻表明,在心理精神健康方麵,教師存在著一個不小的薄弱點——教師精神障礙的發生率比較高。

有資料顯示,目前我國正常人群心理障礙的比例在20%左右。然而,不久前,據國家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題組采用國際公認的SCL—90心理健康量表這一工具,由心理學專業人士對2292名教師進行檢測。檢測結果,69%的教師自卑心態嚴重,另外,嫉妒情緒明顯、焦慮水平偏高等也是較突出的問題。另據上海市小學教師心理健康問題的一項調查顯示,教師心理疾患檢出率為48%,與一般群體的“常模”相比,有23.4%的小學教師超出“常模”2個標準差。

事例1:江蘇省鹽城市一名30多歲的男教師因解答不出學生的提問,竟然自殺身亡。據其家人事後介紹,這名教師近幾天一直休息不好,心情也不好。

事例2:“我知道,我活著的時候是一個不討領導喜歡的老師,我死了同樣也是一個會讓領導頭疼的老師1因試題題目超出大綱,江蘇江陰一個年近半百的中年人,一個從教26年的老教師,在留下如此冷漠與憤恨的語言後服毒自殺,永遠離開了校園。

事例3:寧波二中的一名副校長在風景秀麗的千丈岩縱身一躍,身後留下的遺書上說,自己工作壓力太大,鬱悶、壓抑,實在忍受不了了。

事例4:2006年5月10日晚10時左右,浙江嘉興平湖一位初中英語教師周君在杭州割喉自殺,年僅33歲。

事例5:“這學期,我不知怎麼了,幹事沒頭緒,遇事急躁,沒有教好學生,心裏很難受,感覺自己是在耽誤學生,想起這些不如死了算了,因為我始終記得一句話:誤人子弟,殺人父兄……”這是陝西省石柱中學一位年僅25歲長相漂亮、工作出色,又沒有情感糾葛的女教師自殺前留下的遺書。但留在她寢室的遺書卻顯示,不能承受工作之重致使其產生了嚴重的心理障礙,最後走上不歸路。“她是好老師,我們去殯儀館時都哭了,沒想到她會突然離開我們……”說起馬老師,她教過的學生們泣不成聲。

教師心理障礙,已成為一個無法回避的話題。

如此多的中小學教師存在著心理問題,不盡快采取具體措施解決,情況隻會愈加惡化。目前對中小學教師心理健康的教育往往停留在從書本到書本的階段,對教師形成健康人格的指導意義並不大,也有一些老師根本就沒有意識到自己有心理健康保護的必要。

如何提高教師良好心理素質

減少和消除教師的心理障礙需要全社會的關心、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領導的科學管理,以及教師個人的個性塑造方麵的幫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