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到我家門口你倒是擦幹淨了啊!”劉約惱怒道,“認識?我認識他們幹什麼!你們的意思不就是過來找我這個文登小神童立威的嘛!”
“唉,賢弟,立威可算不上呀!九九重陽,山與秋菊,詩與高望;以景恣情,以詩會友,豈不徜徉?”
劉約輕哼道:“嗯,我信了。那這倆跟著來幹嘛?”
錢梟自然知道他說的是誰,沒有正麵回答,反而調笑道:“我妹並未露臉,賢弟怎知她在車上,莫不是心有靈犀?”
劉約苦笑道:“重陽你們不陪著老人,反而來欺負一個孩子?你們菊花閑的啊!”
錢梟愣道:“菊花閑?你不賞菊,菊能不閑?你不登山,山便閑著;你不作詩,詩也閑著。賢弟呀,為兄才疏學淺,今天的角兒肯定是你,必然會享受到無數欣賞的目光。賞你如同賞菊,你宛如那菊花,嬌滴動人……”
“停!”內心汙濁的劉約聽不得這種話。
錢梟望著他負氣遠去,別提多高興了。候著車馬隊緩緩移動,錢梟坐上最尾一車,笑嗬嗬對車廂內說道:“二位爺爺,小約今天要顯露真本事了。”
……
……
昆崳山,綿延百裏,自成一派。大部分地處寧海州轄內,屬於文登縣的不過一隅。山雖不大,可它承載著仙山之祖的美譽,豈是一般小山頭能仰望的。內有峰巒交錯,古木參天陪伴著深幽穀地,飛瀑直下喧囂著靜謐溪流,大自然的威風,派頭十足。
萬幸,昆崳南麓異常溫和,離文登三十餘裏,地勢平坦,路途近便,是登高的絕佳去處。
車馬隊輕車熟路,不足半個時辰便到了山腳下,尚有幾裏可行馬車的山路,劉約拿捏不準諸位大人的腿腳,令車隊停下,他去請示繼續坐車還是就此開始登山之旅。
知府大人意不在爬山的事兒,草草吩咐著車隊繼續前行,抵達道觀再下車走兩步也不遲。
隊伍繼續前行,在一眾正經登山的百姓之中,如此車隊必然顯得突兀。年年都能瞧見富貴人家如此登高,百姓們心底有數,默默讓路,心底咒罵幾句過過癮便知足了。
一路通暢抵達目的地,此觀與全真多少能牽強上關係,姑且算是全真的分支。大明後期道教勢微,香火不旺,小道童瞧見這陣仗有點嚇著了,扔下掃帚就往觀裏跑去。
沒等道童找到師父,劉約便踏進了道觀,就和進自家門一樣。他快步入了後院,半路攔下準備迎接的觀主,吩咐幾聲打發離去,一屁股坐在門檻上,等著諸位大人物。
“領導視察麼,不過是走個過場。”
小道童不明所以,好奇地盯著這位自言自語的公子哥。
等了好一陣,知府等人姍姍而來。他們步行不過百餘步,竟然能感覺到累乏,不知是已經懶到一定境界,還是對簡樸無華的道觀生不起興趣。
畢知府走到劉約身前,低聲詢問:“賢侄,這裏便是全真的道觀?”
劉約有些無奈,回道:“大人,全真的總觀在昆崳西北,此地僅是一座小道觀。我們先在這裏歇歇腳,一會兒繼續往山頂去,等登高結束我們再返回此地,略微吃些粗茶淡飯休息一陣便要回城了。飯食已經吩咐觀主去備了。”
“這……”畢知府猶豫道:“如此便不要叨擾觀裏清靜了,歇息一陣就下山吧。”畢知府今天的想法很單純,不過是借著重陽的引子來讓幾位才俊比試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