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優秀的演員李淵
作為唐帝國的開國皇帝,李淵多年以來始終被人認為是懦弱無能之輩,而他的開創帝國的功績也被安放到了李世民的頭上。李淵是否真的具備開國之君的重要素質,眾說紛紜。但下麵這件事倒可以說明李淵是個有腦子的人,當然,我們並不能因為李淵是正派人物,就為他下麵這件誣陷他人的事翻案。不過,李淵誣陷他人一事也說明了誣陷並非是惡毒小人的專利。
隋朝末年,隋煬帝執政不利,天下大亂。當時的太原留守李淵審時度勢,經過一番謀劃後決定起兵造反。但在造反前,有一處障礙必須要清掃。這處障礙就是隋煬帝當初因不放心李淵而派到太原來監視他的副留守王威與高君雅。
王威與高君雅二人來到太原一年多的時間,沒有發現李淵有什麼不軌行為。隋煬帝到揚州後,二人與隋煬帝的聯係日益稀疏,李淵所以要除掉二人,隻是因為二人掌握著太原城內的一小部分軍隊。並且他們當初答應隋煬帝,隻要李淵稍有不軌行為,就會立即將其誅殺。
但一年多來,二人發現李淵的確很老實。倒是他的兩個兒子,在河東的老大李建成和在太原的老二李世民不是很本分。老大李建成四處拉攏勢力,他們管不到;老二李世民也在踴躍活動著什麼,因為沒有證據,所以他們也不敢輕舉妄動。從各種跡象來看,這兩人的智慧和警覺性並不高,因為之前,李淵睡了隋煬帝設在太原晉陽宮中的女子,他們居然沒有得到任何消息。後來,李淵又假造赦書聲稱皇帝要在三次征伐朝鮮後再來一次,這種故意激起人們的鬥爭情緒時,兩人還沒有察覺出李淵的心思。
可以說,隋煬帝當初的確是選錯了人。李淵似乎也認為這二人很好除掉,但要循序漸進。他先是把二人找來商量事情。李淵一見到他二人,就把另一位造反人士劉武周占領汾陽宮、山西境內民心不憤的事情說了,然後嚇唬這兩個愣頭愣腦的人:“我們這些人居然不能製止這些事情的發生,全是死罪啊。”兩人果然被嚇住了,請求對策。李淵哭喪著臉抱怨說,我們雖然是地方上的領導,但做任何事都需要上報朝廷,現在這個時局,如果一件事在報告上去等著朝廷批下來,黃花菜都涼了。不是我們不能製止一些事情的發生,實在是朝廷在程序上存在著許多問題。兩人看著西北老漢的臉,聽出來意思了,就把自己的意思說出來,您作為皇親國戚,與國家命運相關,在這個時候,該相機行事,隻要可以平定盜賊。李淵還苦著臉,轉了一圈,說,也隻好這樣了,我們最先做的一件事就是招兵買馬。兩人傻子一樣,居然連說,好,好。
李淵才真該叫好,他讓李世民、劉文靜,隋帝國的官員,李世民的小舅子長孫順德和劉弘基開始招兵買馬。長孫順德與劉弘基在楊廣第三次東征時不肯跟從,所以就躲在太原成了李淵的門客,在這個時候派上了用場。與此同時,李淵又暗中派人去河東叫回老大李建成與老三李元吉,去長安叫回了他的女婿柴紹,一家人開始聚集起來。
兵員大量集結,李淵調兵遣將,動作之大,無論如何都不能讓人不起疑心。王威與高君雅果然就起了疑心。他們找到負責兵員調遣的武士彠,此人大大地有名,原因是後來他的女兒成了唐的皇帝,就是武則天。兩人問武士彠:“長孫順德與劉弘基本是朝廷逃犯,大人卻讓他二人統兵,這不符合製度。”武士彠也曾勸過李淵起兵,在這個時候,當然要替李淵說話:“唐公自有計策,你二人就不必費心了。”兩人聽了這話,有點別扭,但又無法反駁,悶悶地走回營中,坐在一起商談許久,最終二人一致認定,李淵可能要造反。
兩人怒氣頓生,忠誠之心頓起,一開始,王威想帶領一批人殺進李淵的家,將他就地解決。但高君雅認為不可。因為士兵多受李淵節製,他們無法調動軍隊。兩人想到了晉陽鄉長劉世龍,此人平時與二人喝酒吃飯,很是談得來。找到劉鄉長,就把計劃說了一下。劉鄉長滿口答應,出了門就直奔李淵這裏來了。他把兩人想趁李淵到晉祠禱雨時下手的計劃告訴了李淵。李淵吸了幾口氣,叫來人把王、高二人的詭計一說,李世民立即開動腦筋,與其讓他們埋伏,不如我們先埋伏。李淵思慮片刻,點了點頭。第二天,王、高二人被李淵傳到辦公室商量事。三人正談得正濃時,李淵事先交代好好的一位官員進來報告事情,看到王、高二人在,臉色就一變。李淵在那裏做戲,叫他快說。此人就去李淵耳邊,嘀咕了一番。李淵聽完,站了起來,大叫一聲,“居然有這等事?”
王、高二人還弄不明白怎麼回事,李淵後麵已經躥出幾十名士兵。李淵站起來,假裝氣得顫抖不已,指著二人道:“有人告你們私通突厥,你們怎麼能幹這種事?!”高君雅一臉的委屈,王威比較聰明,已經看透了這場戲,跳起來,就向李淵撲去,“是誰告我等?”李淵立即閃過,士兵早已經將二人拿住,兩人大喊大叫地被拉到監獄裏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