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分類引導青年工作,是貫徹落實胡錦濤總書記提出的“兩個全體青年”目標、履行四項基本職能要求的重要途徑,也是共青團組織探索黨的政治和組織行為在青年中的實現路徑、探索黨的意識形態在青年中的傳播路徑的重大舉措,更是高校引導青年學生堅定跟黨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促進全麵健康成長成才的創新手段。

黨中央曆來高度重視青年工作。毛澤東同誌說過:“青年是整個社會力量中的一部分最積極最有生氣的力量。他們最肯學習,最少保守思想,……希望各地的黨組織,協同青年團組織,注意研究如何特別發揮青年人的力量,不要將他們一般看待,抹殺了他們的特點。”鄧小平同誌曾明確指出“我們毫不懷疑青年是我們的希望和我們的未來”,並創造性地提出了培養“四有新人”的目標。江澤民同誌在紀念共青團成立8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提出“馬克思主義的政黨隻有贏得青年,才能贏得未來”。胡錦濤同誌也十分關懷青年和青年工作。今年五四青年節期間,在給中國農業大學師生回信中,勉勵青年和青年學生在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奮鬥實踐中書寫美好人生。這些諄諄教誨為青年工作指明了方向和道路,更加堅定了青年跟著黨走,青年組織跟著黨走的決心和信心。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青年學生群體的價值取向、思想模式和行為方式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

特別是在快速發展的信息時代,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青年學生的組織動員方式、交流溝通方式、信息獲取處理方式等都有了較大的改變,原先集中式的、單向度的、大眾化的思想教育體係,在很大程度上已無法滿足青年學生的多樣需求,越來越多的青年學生走向獨立化、分眾化,呈現開放性、易變性、多元性等特點。因此,如何幫助青年學生形成主流價值體係和認知係統,把堅持愛國主義、社會主義和黨的領導統一起來,把民族精神與時代精神結合起來,把個人成長與社會責任結合起來,就成為高校共青團組織必須應答的時代課題。

2009年5月,共青團中央啟動了分類引導青年試點工作。團中央陸昊書記高度重視分類引導青年試點工作,對做好這項工作提出了“深入務實地真正對廣大青年進行思想引導,客觀深刻地回答廣大青年思想中存在的認識問題,並對青年人的各種社會觀察進行正確引導”的明確要求。我們欣喜地看到,高校共青團積極響應團中央工作部署,牢牢把握時代賦予高校共青團組織的曆史使命,針對青年學生思想形成中的關鍵點和症結點,主動研究青年學生的思想意識形態,積極開展思想引導的形式、內容和載體創新,大力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青年學生中的傳播、引導和教育,做出了積極而有益的探索。

浙江大學作為全國10所試點高校之一,在此次試點工作中表現出了較強的戰鬥力和創造力。全校各級團組織廣泛動員、精心籌劃,紮實開展了大樣本的調查和一對一訪談,梳理了與引導目標相關聯的學生思想意識關鍵點,找到了形成各種思想意識關鍵點的一些基本邏輯,提出了較有針對性的引導思路,挖掘了十餘條的引導路徑和創新載體。本書收錄的部分經典案例,既是浙江大學各級團組織對青年思想引導試點工作的總結、提煉和深化,也是進一步做好青年學生思想引導工作的參考資料和指導手冊,具有較強的參考價值,值得學習和借鑒。

思想引導的過程其實是包括團幹部在內的廣大青年共同學習、共同進步、共同成長的過程。希望浙江大學各級團組織和團幹部能真正以廣大青年學生的需求為出發點,將思想引導工作與青年學生的健康成長、全麵成才有機結合起來,繼續實踐和豐富思想引導的創新載體和路徑。同時,也衷心希望浙江大學的青年朋友能在求是園中勤奮學習、銳意創新、立誌報國,“誌存高遠,刻苦學習,勤奮鑽研,努力成為黨和人民事業發展需要的優秀人才”。

共青團浙江省委書記

2010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