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學習需要理由嗎(1)(1 / 3)

我們所處的時代是一個知識爆炸、科研周期日益縮短的時代,社會的發展對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須迅速高效地掌握知識。不難設想,一個人沒有學習的生活將會是怎樣的狀況?

一個人從呱呱墜地之時就開始了漫長的學習過程:認識周圍的親人、辨別不同的顏色、說出簡單的詞語……這個過程將伴隨人的終生,而大中小學的學習則是其間最光輝燦爛的時期。從這時起,你不再以父母、老師的告誡為“聖旨”,你不再局限於課本、練習冊的狹小天地,你開始更加獨立地思考,你開始將自己的世界拓寬、拓廣,而正是這時的學習,會為你今後的人生道路奠定基礎,也正是這時的學習將決定你的前途和命運。

1.學習:人類生存、發展和完善的過程

從類人猿到當今現代人的文明社會,從簡單的原始石器工具時代到現代的計算機互聯網時代,從埃及的金字塔的建成到人造地球衛星和航天飛機遨遊太空,無不銘刻著人類學習和創造的軌跡。學習和創造是人類擺脫愚昧,進入文明社會的根本動因,是推動曆史前進和社會發展的巨輪。就一個人而言,從生到死,學習都伴隨始終,學習是個體實現其自身完善和自我發展的基本條件。

學習是生存的需要——人要生存就必須學習。人要生活,吃飯、穿衣、走路、說話都是很重要的,而掌握與之相適應的知識和技能,是學習最直觀的結果。餡餅不是天上掉下來的,我們吃的、穿的、用的、住的,必須要用勞動來生產、來換取。我們必須有一定的本領才能謀生,而這謀生的本領正是從學習中得來的。人是在社會中生活,社會有一定的秩序和規範。學會約束自己的行為,掌握社會準則,了解如何與人相處,才能適應社會。生物進化論早就告訴我們“適者生存”,自然界用此標準選擇生物,社會也以此衡量每一個社會成員。作為兼具生物性和社會性的人,麵對雙重的選擇和適應,隻有學習,才能避免被自然或社會淘汰的命運。

人不僅要生存,還要發展。從出生到成熟,再到衰老、死亡,我們的身體在不斷成長、成熟,我們的思想、性格、經驗也在發展。身體的發展有一定的遺傳規律,你可以借助於學習使其發展得更好。學習醫學、體育、營養方麵的知識,幫助你了解身體的發育,為更好地發展身體創造條件。有些身有殘疾的人,通過學習知識,彌補了他們身體發育上不如正常人的缺陷。對於心理的發展,學習更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3點:

一是學習使我們更聰明。學習充實了知識,豐富了經驗,為思維提供了素材和科學的思維方法,使我們思維敏捷。一個天資不佳的人,通過不懈地學習,聰明同樣會垂青於他,這就是“勤能補拙”的道理。相反,即使天資聰穎的人若不學習,聰明也會離他而去。

二是學習使我們更快樂。我們之所以不快樂,無非是遭受失敗與不幸,或認為生活平淡沒有意義,或心胸狹窄為小事而悶悶不樂。學習既能增強你的能力,又能開拓你的視野,它會使你變得大度、豁達。而有能力、心胸開闊的人更易獲得成功,免遭不幸;即使不幸失敗,他也善於吸取教訓,總結經驗,使他具有“勝敗乃兵家常事”的胸襟。肖伯納說:“使人覺得不幸的最好辦法,就是讓他有時間去想他有何不幸。”閑極無聊,生活就會乏味,而戰勝無聊,忘記不愉快的最好辦法就是使自己忙碌起來。學習本身就是要投入精力和時間的活動,它還能幫你發掘生活中其他有意義的活動,並使你以之為樂。忙著過有意義生活的人,誰會不樂觀呢?不論你是一個不快樂的人,還是一個樂觀的人,都可以從學習中找到樂趣。

三是學習使我們充實。世界之博大,生活之豐富,人生之短暫,我們不可能事事躬親。或許有人一生都不曾跨出國門,但通過學習,他照樣能了解異域他鄉;或許有人從未嚐過失學的痛苦,但通過了解失學兒童的真實經曆,同樣能體驗到他們的痛苦,學會珍惜學習的機會。因此,學習可使我們擺脫自身的生理限製和能力限製,使我們看得更多,想得更遠。

“求知是人類的本性”,學習是獲得知識的途徑。它如此豐富,如此重要,本身就是一門很大的學問。掌握學習的規律,學會如何學習,我們的本性就會得到完美的展現,使我們的人生變得更加豐富燦爛。

2.學習是磨練創造力的過程